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墓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葬。因杜甫有生不能与远祖杜预齐名,死定与其并葬之遗嘱,其孙嗣业于其死后43年,将其遗骨迁至偃师杜楼。据县志载,墓在清初已被村民平为麦地。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县令朱续志为其造茔树碑,并重修杜甫祠。乾隆五十五年(1790),河南尹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又重修扩建了杜甫墓。其二在河南省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冢直径十米许,冢前立有两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立,有碑文,题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碑文叙述其访墓、祭墓、捐俸为杜甫修墓葺祠及设飨奉祀情况。一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巩县知事陈龙章立,正中童钰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甫墓东依次排列两小墓冢,乃杜甫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墓。1991年,又在原杜甫墓基础上,扩建为杜甫陵园,内立杜甫石像及当代书法石刻多宗。其三在今湖南省耒阳城北原杜陵书院内(今耒阳第一中学)。墓为圆土堆,直径二米许。墓前立石碑,刻有“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为衣冠冢。此墓唐时有人吟咏,南宋景定四年(1263)重修。其四在今湖南省平江县(唐时为昌江县治)城南三十里之小田村。坟为馒头形,墓围高一米,直径约八米,一室二耳,均为楔形砖砌成。附近多杜姓世居。墓碑上题“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其五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三公里之岘山脚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东北)。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客死湖南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后其孙嗣业运送遗骸至河南安葬,途经襄阳时留下衣冠,起冢葬于此地。现墓冢尚存,石碑已佚,现有墓碑为当地文物部门重立。

猜你喜欢

  • 艾如张

    【介绍】:李贺作。本为乐府旧题,可见作者是用乐府体写诗的高手。这是首寓言诗,借诱捕鸟雀的罗网来比喻统治阶级暗设的害人圈套。这网无形无影,不露痕迹,且有“笼媒”来诱捕同类,还有“艾叶绿花”的巧妙伪装,里

  • 唐人四集

    明毛晋辑刻。见《唐四名家集》。

  • 张庭芳

    【介绍】:唐代撰注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天宝六载(747),在登仕郎守信安郡博士任。曾为李峤《杂咏诗》一百二十首作注,又曾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其所注李峤《杂咏诗》敦煌写本留有残卷(S555卷、P3

  • 灵隐寺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又称云林禅寺。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因山为名,系印度僧人慧理所建。五代吴越国时两次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

  • 一己

    自己一人。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尽欲活群生,不唯私一己。”

  • 薛巽

    【生卒】:776~820【介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父大理司直薛仲卿。元和初为河北行营粮料使于皋谟判官。六年五月于因赃赐死,巽坐贬连州。后移朗州员外司户,终鄂州员外司马。卒于元和十五年(820),

  • 相形

    相互对比。亦谓差距极大。刘禹锡《重寄前酬》:“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相形。”

  • 唐诗精品

    ①彭庆生、张仁健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34.5万字。本书选录唐代诗人89家317首诗,每首诗都有简注与赏析。所选作品皆为唐诗精品,赏析亦力求简约精当,突出诗作的特色和编者的见解。②

  • 蓟北行二首

    【介绍】:李希仲作。蓟北,唐时指幽州、蓟州一带,即今河北省北部。玄宗天宝间,一方面外患严重,一方面唐王朝也自恃强盛,不断发动开边战争,故而边境地区连年征战。这组诗前一首写胡骑入侵,边警告急,唐军赴边应

  • 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袁闾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630万字,分10卷。本书共收唐五代652位诗人的8444首诗,基本上包括了唐五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代表作品。选诗底本为扬州诗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