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与六朝诗人

杜甫与六朝诗人

吕正惠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本书分七章深入而细致地论述了杜甫与六朝诗人的关系:一、绪论;二、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兼论杜甫与三大传统之关系;三、杜甫与谢灵运;四、杜甫与鲍照;五、杜甫与齐梁诗人;六、杜甫与庾信;七、结论。著者认为:“杜甫是中国历代大诗人中最不轻易放弃任何传统的诗人”,“正由于杜甫具有广博的心胸,正由于他能够接纳前代诗人的一切成就,他才能在最博大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诗歌中最宏伟的高峰。”杜甫的创作实践证明,“最尊重传统的诗人也可以是最具有独创性的诗人”。著者分析了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乐府民歌传统、咏怀传统和美文传统,而认为“杜甫和美文传统的关系最为密切”。著者认为谢灵运是美文传统的“不祧之祖”,是“赋予这个传统真正的活力,透过文字工夫成功的写出好作品来的第一个大诗人”,而“杜甫就是把这一传统发展到极致的人”。著者论述了鲍照和谢灵运的关系。认为鲍照“是整个汉魏六朝最具有写实精神的诗人”,是一个“小杜甫”,他和杜甫“是同一气质的诗人”,“在使杜甫成为杜甫的过程中,鲍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应该超过谢灵运、庾信和任何六朝诗人。”而杜甫最有得于齐梁(包括陈)诗人的是“清词丽句”和声律。他对庚信的倾倒与同情,实源于自己的身世之感。著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得出“杜甫真是善学传统的伟大诗人”的结论。书后附录《杜诗与日常生活》一文,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杜甫奠定了日常生活诗歌传统的基础。”

猜你喜欢

  • 登咸阳县楼望雨

    【介绍】:韦庄作。诗言登咸阳楼所见雨中景象。取景疏淡,思致清婉,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整首诗如一幅流动感极强的水墨画,意境空濛,风格清新自然。

  • 望梅

    即望梅止渴。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崔备《清溪路中寄诸公》:“少留攀桂树,长渴望

  • 伴党

    即伴当,伙伴。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七一:“伴党六个贼,劫掠法财珠。”

  • 清君侧

    谓清除君王身边的奸恶之臣。语本《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李商隐《有感二首》之二:“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 贾幼邻

    【介绍】:见贾至。

  • 王保衡

    【介绍】:五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北汉时,官中书舍人、直翰林院。博学有文名。撰《晋阳见闻录》一卷,记五代史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佚文。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 盛小丛

    【介绍】:越州(今浙江绍兴)乐妓。梨园供奉南不嫌外甥女。大中时浙东观察使李讷饯饮崔元范,曾令小丛侑坐。《全唐诗》存其所歌诗1首,恐非其所作。

  • 钓渭

    指周吕尚在渭水垂钓遇文王故事。韩愈《叉鱼》:“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 毛明素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贞观时人。太宗贞观十三年(639),长安僧法琳为道士诬告入狱,明素与诗致意。《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法琳别传》卷中。

  • 护落

    沦落失意貌。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