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谅

李谅

【生卒】:775—883

【介绍】:

字复言,行六。郡望陇西(今属甘肃),苏州(今属江苏)人。贞元进士。王叔文荐为度支盐铁巡官,后历县令、度支郎中、州刺史等职,官终岭南节度使。为政清明,又聪敏能文,与白居易元稹交善,时有唱和。《续玄怪录》或即李谅所撰。《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1首。

【生卒】:775—833

【介绍】:

唐代诗人。字复言。苏州(今属江苏)人。排行六。贞元中进士及第。永贞元年(805)为盐铁巡官,王叔文荐为左拾遗。元和二年(807)贬澄城令。历仕州县,入为祠部员外郎,迁仓部、度支郎中。长庆元年(821)出为寿州刺史。二年(822),徙苏州刺史。宝历元年(825)转汝州刺史。大和三年(829)由大理卿拜京兆尹。四年(830)出为桂管观察使。五年(831)转岭南节度使。七年(833)卒于镇。能诗,与白居易元稹交往酬和甚密。《宋史·艺文志八》著录其与元、白《杭越寄和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署名李复言的《续玄怪录》中自称元和六年(811)为彭城令的李生即李谅,《辛平公上仙》等部分作品系其所作。事迹见唐柳宗元《为王户部荐李谅表》、白居易《李谅除泗州刺史兼团练使制》及《旧唐书·文宗纪》,参卞孝萱《唐传奇新探》。

猜你喜欢

  • 凿坏

    (—pī)隐居不仕。语出《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坏而遁之。”骆宾王《同宰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三:“今日徒招隐,终知异凿坏。”

  • 殷尧藩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家于润州(治今江苏镇江)。或说即白居易杭、苏二州之从事殷协律、殷二十三判官,误。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授参军。辟福建观察使从事。

  • 康庭芝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康廷芝,又作康定之,均误。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五。武后光宅元年(684)登进士第。曾为河阴令、洛州士曹参军,迁祠部员外郎。与诗人杜审言、沈佺期有交往。杜审言有《和康五庭芝望月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介绍】:赵嘏作。曲江,唐代著名游览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诗抒发对江南旧景及故人的思念之情,婉曲惆怅,凄楚感人。颔联“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堪为思乡佳句。

  • 王维

    【生卒】:700—761,或谓692生;698生;701生【介绍】:字摩诘,排行十三。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或谓开元元年进士),授太

  • 糜竺

    三国蜀人,字子仲。家资巨万,乐善好施,路遇枯骨,必出资收敛,传说家中应遭火灾,但由于预先得到神冥的报告,虽然发生火灾,但损失极小。见晋干宝《搜神记》、晋王嘉《拾遗记》。李瀚《蒙求》:“糜竺收资,桓景登

  • 不藉

    ①不惜,不看重。布燮《听妓洞云歌》:“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②不依靠,不凭借。罗虬《比红儿诗》之四三:“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

  • 江村即事

    【介绍】:司空曙作。诗写钓罢归村情景。以“不系舟”为诗眼,抒写超然脱俗、无羁无束的闲逸之情。心思灵悟,构意精巧。明陈继儒评云:“自然雅致,别有一种天趣。”(《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介绍】: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指曲江,唐代为游乐胜地;苑,指宜春苑,为曲江所在地。这二句是说曲江把游乐之人的香气漂走了,永不复返,宜春苑梨花落尽变得冷冷清清,如同秋后寂寞的苑园。

  • 婆娑

    ①醉酒时行动失衡蹒跚貌。白居易《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②盘桓。拾得《诗》之三十:“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③逍遥,舒闲。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