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介绍】:

张若虚作。诗的上半描写春江月夜的壮丽景象及由此而生发的人生感慨。下半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贯穿其中,使诗情随着月的升落而起伏波折,情感悲壮,境界阔大。谭元春评曰:“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唐诗归》卷六)毛先舒曰:“不著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酝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诗辩坻》)近人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曰:“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猜你喜欢

  • 放鹤

    晋代高僧支遁好鹤,但出于好生与仁慈之心,将别人送的双鹤放飞。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放鹤”为咏僧人或咏鹤的典故。卢纶《题念济寺晕上人院》:“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 峡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

    【介绍】:杜甫《送段功曹归广州》颔联。笼,笼罩。落,一作“荡”。二句预想段功曹南归途中之景:峡中云烟笼树,船行渐远,所见为小;阳光斜照,经湖水折射入船,故曰“落船明”。通过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 平声

    汉语声调之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其他三声皆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

  • 武则天

    【生卒】:624~705【介绍】:即武后,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14岁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削发为尼。永徽初,高宗复召为昭仪,进号宸妃。六年(655)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高宗

  • 长铗

    战国齐人冯谖贫而有才,寄居于孟尝君门下。因未得到厚待,三弹其剑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为处困境而有所求之典。柳

  • 王处厚

    【生卒】:?~956【介绍】:字元美,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五代后蜀广政十九年(956)进士第一及第,百日后暴卒。《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襄城即事

    【介绍】:崔湜作。诗题一作《江楼有怀》。襄城,即襄阳(今湖北襄樊)。身在江海,心怀魏阙,是中国古代政治上的失意者共同拥有的心境,本诗作者也不例外。对朝廷的眷恋,使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在“山光晴后绿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秦中寄远上人》,又作《秦中感兴寄远上人》。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名叫远的僧人。此诗《河岳英灵集》系于崔国辅名下,恐误。开元十六年(728)秋作于长安,时孟应举落第,仕途失志

  • 戴至德

    【生卒】:?—679【介绍】: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宰相戴胄侄。乾封二年(667)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总章二年(669)加中书令。上元元年(674)迁尚书右仆射。居相位达十二年。卒谥恭。新、旧《

  • 丘丹

    【介绍】:丘为弟,行二十二。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肃宗时官诸暨令。宗初入浙东节度幕。后入朝为祠部、仓部员外郎。贞元初,归隐苏州临平山。《全唐诗》存诗11首,联句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