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願
【介绍】:
唐末五代诗僧。无,一作元,误。生卒年、籍贯不详。年龄与齐己相近,为诗友。白首居襄阳,集所作诗为《檀溪集》,远寄与己。己《寄岘山願公三首》称其“诗嫌背俗多”。《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僧无願集》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唐齐己《谢元願上人远寄檀溪集》、《寄无願上人》。
【介绍】:
唐末五代诗僧。无,一作元,误。生卒年、籍贯不详。年龄与齐己相近,为诗友。白首居襄阳,集所作诗为《檀溪集》,远寄与己。己《寄岘山願公三首》称其“诗嫌背俗多”。《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僧无願集》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唐齐己《谢元願上人远寄檀溪集》、《寄无願上人》。
犹回想。杜甫《北征》:“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介绍】:见康造。
比喻好朋友。语本《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李商隐《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介绍】:卢纶《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诗句。桑柘,桑树和柘树,其叶均可喂蚕。落照,落日。二句以白描手法和平实的语言,描写农村郊原秋季傍晚时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杜预注:“示必死也。”后以“焚舟”比喻誓不回头,下定决心干到底。雍陶《离家后作》:“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雪耻后,隐遁。越王铸范蠡金像于坐侧。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后因以“铸金”为咏功臣之典。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霍松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合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42.1万字。该书除“唐诗讨论会开幕词——代序”和“要加强对唐诗的研究——唐诗讨论会综述”(《光明日报》报道
礼部尚书苏颋竹园。在唐东都洛阳崇让坊。苏颋有《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诗。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贞元十年(794),登博学宏词科,是年试《朱丝绳赋》,太真之作尚存。《全唐文》录存其文二篇,所附小传云“玄宗时人”,不确。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三。
张锡厚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21.5万字,图109幅。此书共收集1927~1984年在国内发表的有关王梵志诗的整理、校勘和研究论文18篇。这些论文汇集了近六十年来对王梵志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