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选

唐诗选

选集。一名《李于鳞唐诗广选》、《李于鳞唐诗选玉》等。明李攀龙选。七卷。此书原为李氏《诗删》所选唐诗部分,后摘出单行。共选诗人一百二十八家,诗四百六十五首,各体兼收,按诗体编次。编者自称“兹集以尽唐诗,而唐诗尽于此”(《序》),但在“诗必盛唐”思想指导下,所选详于初、盛唐,而略于中、晚唐,以致白居易李贺杜牧等均未入选;而且取舍、褒贬也有疏漏偏颇。由于编者为诗坛盟主之一而所选多为名篇,又由于当时文学好尚影响,故此编颇为明人推重。到清代,贬斥者始多。但它在当时和后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不宜全盘否定。此编单行本多有注家笺评,有明王穉登参评本、蒋一葵笺释之万历刊本、黄家鼎评《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崇祯刊本、凌宏宪集评《李于鳞唐诗广选》万历刊本、钱谦益《新刻钱太史评注李于鳞唐诗选玉》万历刊本、叶昂羲直解《唐诗直解》清博古斋刊本等。国外有日本、朝鲜刊本多种,一九八二年日本又有中岛敏夫详注本。

①明李攀龙撰。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李氏作诗力倡“诗必盛唐”,遂自选唐诗,以供他人楷模。全书七卷,选诗人128家,诗465首,各体兼收,以诗体排列编次。所选以初、盛唐诗为多,中唐甚少,晚唐更少,如白居易李贺杜牧大家、名家,竟一首不收,其偏废如此。即于所选作家中,其名篇亦漏缺甚多。又七古最推杜甫而贬李白七言律诗最推王维李颀,杜甫反在王、李之下,也不尽恰当。而李氏《序》中则自称“兹集以尽唐诗,而唐诗尽于此”,甚是自信。然此书一出,风行海内,甚得明人推重,如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一云:“自宋以还,选唐诗者,迄无定论……而二百年后,李于鳞一编复兴,学者尤宗之。详李选与《正声》,皆从《品汇》中采出,亦云得其精华。但高选主于纯完,颇多下驷谬入;李选刻求精美,幸无赝宝误收。”而清人如吴乔、李重华等则多加贬斥。因李氏此选无评笺,故问世后注家蜂起,有王穉登参评之明刻本,蒋一葵笺释之万历刻本,黄家鼎重定、题为《𨛅庵重订李于鳞唐诗选》之崇祯刻本,凌宏宪集评、题为《唐诗广选》之明万历刻本,叶羲昂直解、题为《唐诗直解》之明刊本,又有吴逸注本,钟惺、刘孔敦评注批点本,钱谦益评注本等,此外又有日本、朝鲜刻本多种,1982年又有日本中岛敏夫详注本。②明曹学佺撰。学佺(1574~1647),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万历进士。曾选上古至明代诗为《石仓十二代诗选》506卷,《唐诗选》为其中一部分。有明崇祯刻本。曹氏对《唐诗归》诸选不满,又羡《唐诗品汇》之全,故选诗颇多,初唐18卷,盛唐15卷,中唐27卷,晚唐40卷,拾遗10卷,凡110卷。选李白诗最多,杜甫次之,与诸家稍异。因不满李攀龙谓唐无古风之说,故所选以古体诗为多,尤多中、晚唐之古风。所以此书虽无评笺,然对研究唐诗则颇为有益。③明赵士春编。士春,字景之,虞阳(今江苏常熟)人,崇祯进士。《唐诗选》,一册。所选以中唐诗为多,略及盛唐;以五言诗为多,略及七律等体。无笺注,有批语,或眉批,或尾批,或评诗,或评诗人。后有清胡慰曾跋文1篇,叙述发现此书之经过。仅有稿本,世所罕见。④清吴翌凤选。翌凤(1742~1819),初名凤鸣,字伊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著有《稽斋丛稿》等。《唐诗选》,六卷。选录唐人诗作,有意模仿王士禛《唐贤三昧集》,以风格神韵为主。以诗人先后编次。有诗人小传。有圈点,无评析和笺注。卷前有严荣序文1篇。有清嘉庆十年(1805)沧浪吟榭校刻本。⑤清王闿运撰。闿运(1833~1916),字壬秋,湘潭(今属湖南)人。咸丰举人。辛亥革命后曾任清史馆馆长等职。著述甚多。此书为七卷,各体兼收,选面颇宽,也多有与前人选本不同处。卷一为五古,以李、杜最多;卷二为七言歌行,此卷又分五小卷,李颀、李白、杜甫、李贺、元稹五人各为每小卷之冠;卷三为五律,选杜甫最多;卷四为七律,以李商隐最多;卷五为杂五言诗,以王维最多;卷六为七绝,以王昌龄刘禹锡最多;末附宫词、游仙诗一卷,收王涯宫词14首,王建宫词79首,曹唐游仙诗66首。此书诗后虽无评笺,然王氏有《湘绮楼说诗》6卷,对所选诸诗多有评述。近代初学诗者,除以《唐诗三百首》、《唐宋诗醇》、《千家诗》等为教材外,亦有以王氏《八代诗选》、《唐诗选》为教材者,几与《唐诗别裁》、《今体诗钞》诸选本齐名。此书版本有光绪二年(1876)刻本,光绪十二年刻本,均为成都尊经书局刊行。又有宣统三年(1911)东州刻本、《湘绮楼全书》本,1942年铅印本等。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曾出版过《王闿运手批唐诗选》,其批语多在眉端,语甚简短,皆有感而发。⑥马茂元选注。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后又修订再版。本书选录115家并无名氏诗人诗歌500余首。此书是建国后第一部唐诗新选本,编者力图突破旧选本诗学观念的影响,兼顾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选诗既能撷取唐诗精华,又能反映唐诗发展历程;诗人名下附小传,诗后注释以释词为主而兼及诗艺赏析,颇便初学。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初版,以后多次印刷,流传甚广。全书共选入130余家诗人的诗歌630余首。每位作家均先列其小传,对其生平以及创作特点作了简明扼要又较精当的介绍。作品注释除训释典故及难字难词外,还注意贯通诗意、解决一些疑难及关键问题。书前的“前言”则对唐诗繁荣的盛况、繁荣的原因、唐诗的思想内容、唐诗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诗人及其创作等问题作了准确详明的分析论述。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该书是一部容量较大、注释准确平易、适合现代读者阅读的较好选本。⑧赵昌平著。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为钱伯城主编《中国诗歌宝库》丛书之一种。分上、下册。上册收录唐人咏歌出处浮沉的作品,而下册所收作品,主要抒写乡土亲友之情,离合生死之感,风物节序之韵,论诗谈艺之趣。每首诗都有注释、作意、作法、鉴赏、补充说明诸项,颇为新颖别致。每册后附入选诗人小传。

猜你喜欢

  • 雄鸡断尾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本谓公鸡因畏惧成为祭品而自毁,后因以“雄鸡断尾”喻指事物以美好而招灾或以自毁而求生存。白居易《答桐花》:“雄鸡自断尾

  • 唐昌公主院

    即唐昌观。司空曙有《唐昌公主院看花》诗。

  • 贺兰山

    山名。一称阿拉善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为古代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争战之地。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 呀豁

    辽阔空旷。王建《温门山》:“崩崖欲相触,呀豁断行迹。”韩愈《赠刘师服》:“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臲。”

  • 夜渡江

    【介绍】:姚崇作。一作柳中庸诗。夜间泛舟,茫无所见,一切感受只能通过感觉转换置于目前。诗中“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二句便是将听觉嗅觉所感变为视觉可以感受的物象,非身历其境不知其妙,可谓富于巧思,这与

  • 杜甫卷

    严燕子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丛书之一。27万字。共收诗529首。书前有长篇介绍性文字“杜甫的生平与创作”。附录二:一为“杜甫生平创作简表”;二为“杜甫诗作版

  • 杂诗四首

    【介绍】:韩愈作。此组诗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诗针对当时小人依附权贵而作,诗中之蝇蚊乌鹊皆喻小人,而鹄鹤乃诗人自喻。说明小人的得势都只会是暂时的,最终将遭灭顶之灾,而那些刚直之士即使一时受屈,

  • 信及豚鱼

    比喻信义昭著,虽微隐之物皆及之。语出《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文明舞》:“信及豚鱼,恩沾动植。”

  • 习池

    即习家池。韦应物《襄武馆游眺》:“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参见“习家池”。

  • 一星

    ①一颗星。崔曙《奉试明堂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②古人认为朝廷郎官与天上星宿相应,故用“一星”比喻郎官。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③数量词。李群玉《仙明洲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