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专著。清赵钺、劳格撰。三卷。唐御史台精舍是指武周长安初年(701)建成于御史台监狱宣扬佛法的屋宇。精舍竣工时,崔湜为之撰写碑文,至开元十一年(723)镌刻成碑。该碑最大价值,是碑阴刻有三院御史的题名。题名分作三截,分别为侍御史并内供奉卢怀慎等一百二十四人,殿中侍御史并内供奉崔湜等一百八十五人,监察御史李顾行等三百十五人。碑阴下层、碑左右棱及左右侧等,另有三院御史混杂题名四百九十九人。总计题名为一千一百多人次,去其重复者,也将近千人。题名者多数是武周长安至玄宗开元时的三院御史。其中如王维李华等都是唐代知名的诗文作者,不少人出现于有关诗文之中。故该题名对于唐代作者生平及创作的研究,具有重要资料价值。该碑清代存于西安府学宫,并有拓本流传,但大多阙而不全。乾隆中,钱塘诸生赵魏亲至西安,手录该碑题名,后刊入《读书画斋丛书》己集。嘉庆十年(1805),青浦王昶将崔湜序、题名及宋至清诸家题跋,刊入其《金石萃编》。在此基础之上,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赵钺撰题名考,后以年暮,嘱同乡劳格续成之。劳格去世后,由友人丁宝编定刊行。该书卷一和卷二为碑阴题名,卷三为碑阴下层、碑中嵌入等处题名。每人名下均迻录有关唐代史籍,两《唐书》以外,又征引制词、碑刻、方志、姓氏族谱等,旁及笔记小说等,对有关史料作缜密辨析、考证。难以查考者,则注明“不详”。考订精审,史料丰富。是研治唐代文史的重要参考典籍。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出版之张忱石点校本,颇为完备。

猜你喜欢

  • 嵩山

    属伏牛山脉,其主体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东西绵延60余公里。古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称岳山,东周始定为中岳。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分

  • 辋川闲居

    【介绍】:王维作。天宝间隐居辋川时所作。诗人自比於陵子,桔槔灌园过着隐居生活,寂寞中似隐含着怀才不遇的牢骚。颔联“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体认“闲”字极细,无景中有景,方回对此句“独心醉不已。”(《

  • 周太常

    指东汉周泽。周泽于汉明帝永平十年拜太常,清洁循行,虔敬宗庙,常年宿卧斋宫,时人有“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之讥。事见《后汉书·周泽传》。刘禹锡《答乐天戏赠》:“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介绍】:罗隐《筹笔驿》诗句,表达时势造英雄的见解,说明国运兴衰不以英雄意志为转移。

  • 平舆

    地名。《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后因以“平舆”美称他人兄弟。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 皇甫孝常

    【介绍】:见皇甫曾。

  • 王弘中

    【介绍】:见王仲舒。

  • 弘治

    指晋人杜义。杜义字弘治,袭封当阳侯,以貌美为名流所重,王羲之曾赞他“面如凝脂”。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弘治”借指貌美之人。李瀚《蒙求》:“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 韦建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士经,一字正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行九。韦迢之兄。玄宗天宝中,任河南令,刘长卿作《客舍赠别韦九建赴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诗以送之。历任太子詹事,德宗

  • 平声

    汉语声调之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其他三声皆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