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楷
【介绍】:
北周僧。太原人。俗姓郭,随父宦游于秦,居京兆。幼聪明,立志不群,不乐浮荣。礼明恂法师受戒为弟子。通经义。讲《摄大乘》、《俱舍》等论,侪辈无出其右。后讲《净名论》见有未尽处,乃在越州剡石城寺为疏。又在剡溪南岩下,映水自塑其貌。后应诏居京师崇福寺,卒。
【介绍】:
北周僧。太原人。俗姓郭,随父宦游于秦,居京兆。幼聪明,立志不群,不乐浮荣。礼明恂法师受戒为弟子。通经义。讲《摄大乘》、《俱舍》等论,侪辈无出其右。后讲《净名论》见有未尽处,乃在越州剡石城寺为疏。又在剡溪南岩下,映水自塑其貌。后应诏居京师崇福寺,卒。
修兄。习父业,不及其父精微。随毕众敬至代京。拜奉朝请,封义平子。(,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阳平馆陶人。太武帝时名医李亮子。习父业,明医术而稍逊于父。以功赐爵义平子,拜奉朝请。
字君修。直隶阜城(今属河北)人。贡生。历官江南淮安山盱河务同知、安徽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初任广东灵山知县,颇有治绩。康熙十六年(1677)协助河道总督靳辅治黄、淮、运河。筑高家堰,束淮敌黄,以水攻沙,
原名小隐。淳熙中,提举德寿宫,颇得宠倖,旋兼浙西副总管,为给事中赵汝愚谏阻,遂罢。恃宠专横,徐彦通原为源掌家务,不过数年官至经武大夫;甄士昌原为源厮役,奏补承信郎等。十年(1183),特落阶官,予京祠
幽州(治今北京)人。节度使刘仁恭之甥。初事仁恭,后归降李克用。后唐庄宗时任郑州刺史。明宗时任同州、陇右节度、京兆尹、西京留守等职。率军前往平定潞王之乱,兵败被俘斩。(,参见《新五代史》)【生卒】:?—
【生卒】:?——1632黎平(今属贵州)人。由乡举历莱州知府,有惠政。叛将李九成等攻城,万年与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坚守,从治中炮死。贼诡称投降,琏与万年前往受降,被俘。万年不屈死,赠太常卿。【
【生卒】:1738——1807原名锦鸿。字升衢。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乾隆后期进士,官宁波府学教授。研究经史、文字、音韵、算术诸学,长于校勘,曾任四库全书馆校勘。著有《大戴礼记绎》,《周易郑注后定》十
隐子。光启进士。乾宁中任膳部郎中、知制诰。兄光逢辞官后,他亦避难江南。(,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末五代京兆奉天人。赵隐子。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昭宗乾宁中,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
【介绍】:东晋武昌阳新人,字少孤。孟嘉弟。少而希古,布衣蔬食,栖迟蓬荜之下,以文籍自娱。性至孝,名闻海内。会稽王司马昱辅政,请为参军,称疾不至。博学多通,长于《三礼》。尝注《论语》。
滦州(今河北滦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由行人升南京吏科给事中。正德元年(1506)偕同官谏帝游玩,语切直。又与戴铣等连疏奏请刘健、谢迁留任,受杖归。后起山东佥事,未任卒。【介绍】:明永平府滦
字嘲隐,北院详稳古五世孙。有才干。太平中,北院奏南京疑狱久不决,诏韩八审录。量情处理,人无冤屈。重熙六年(1037),为北院大王,为政宽仁。十二年入朝,知无不言,便益甚多。【生卒】:994—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