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古弼

古弼

【生卒】:?—452

【介绍】:

北魏代人。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帝嘉之,赐名曰笔。弼头尖,太武帝常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历事明元帝、太武帝,累迁尚书令。太武帝好游猎,上谷民怨之。弼直谏减苑囿以给百姓田业。太武帝大怒,欲杀之,后称其为“社稷之臣”。南安王拓跋余立,为司徒。文成帝即位,坐议不合旨,免。寻以怨谤等罪被杀。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好读书,善骑射。明元帝时已参机要。太武帝初,为侍中、吏部尚书,数战有功。以攻冯弘失机,贬为门卒。后复用为侍中,出镇长安。率军与刘宋争仇池有功,迁尚书令。性直敢谏,谨言禁中事,颇得太武帝宽容优惠。宗爱立南安王余,任为司徒,文成帝即位,被杀。(,参见《北史》)


【生卒】:?—452

【介绍】:

北魏代人。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帝嘉之,赐名曰笔。弼头尖,太武帝常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历事明元帝、太武帝,累迁尚书令。太武帝好游猎,上谷民怨之。弼直谏减苑囿以给百姓田业。太武帝大怒,欲杀之,后称其为“社稷之臣”。南安王拓跋余立,为司徒。文成帝即位,坐议不合旨,免。寻以怨谤等罪被杀。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好读书,善骑射。明元帝时已参机要。太武帝初,为侍中、吏部尚书,数战有功。以攻冯弘失机,贬为门卒。后复用为侍中,出镇长安。率军与刘宋争仇池有功,迁尚书令。性直敢谏,谨言禁中事,颇得太武帝宽容优惠。宗爱立南安王余,任为司徒,文成帝即位,被杀。(,参见《北史》)


【生卒】:?—452

【介绍】:

北魏代人。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帝嘉之,赐名曰笔。弼头尖,太武帝常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历事明元帝、太武帝,累迁尚书令。太武帝好游猎,上谷民怨之。弼直谏减苑囿以给百姓田业。太武帝大怒,欲杀之,后称其为“社稷之臣”。南安王拓跋余立,为司徒。文成帝即位,坐议不合旨,免。寻以怨谤等罪被杀。


猜你喜欢

  • 叶法善

    【生卒】:616—720【介绍】:唐道士。括州括苍人。字道元。自曾祖三代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少得家传,尤擅符箓。历高宗、则天、中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时被召入宫,尽礼问道。睿宗时拜鸿胪卿,封越国

  • 勒保

    【生卒】:1740—1819【介绍】: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宜轩,费莫氏。乾隆间由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官至陕甘总督,五十九年,捕杀白莲教首刘松。嘉庆间督师镇压贵州王囊仙苗民起事。调湖广总督,督师镇压川楚白

  • 司马允

    【生卒】:272—300【介绍】:西晋河内温人,字钦度,晋武帝子。咸宁三年,封濮阳王,拜越骑校尉。太康十年,徙封淮南王,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假节。惠帝元康九年入朝,为骠骑将军、侍中,领中护

  • 丁曰昌

    【生卒】:1823——1882字禹生。广东丰顺人。廪贡生。咸丰中,在乡治团练,升知县。历两淮盐运使、福建巡抚兼督船政,加总督衔至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咸丰、同治中,先后从曾国藩、李鸿章军,主持上海机器局,

  • 汪大猷

    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进士。历大宗丞兼吏部郎官、吏部侍郎等,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孝宗每访询政事,屡论时政之失,为孝宗嘉奖。授权刑部侍郎,改权吏部尚书。以言罢去,提举太平兴国宫

  • 赵不尤

    【介绍】:宋宗室,太宗六世孙。有武力。靖康之变,与王明募义兵,与金人战,雄于河南、北。高宗即位,补武翼郎,从岳飞平杨幺起事。飞死,秦桧夺其兵,遣守横州而卒。

  • 化狄

    【介绍】:一作货狄。相传远古时人。黄帝之臣,与共鼓造船。

  • 王简

    【介绍】:清江南吴县人,字维文。善写生,下笔须眉逼肖。康熙初以画供奉内庭。

  • 海瑞

    【生卒】:1514——1587字汝贤,琼山(今属广东)人。嘉靖举人。入京都,上《平黎策》,代理南平教谕。累官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无敢言时政者,瑞

  • 刘廷杰

    【生卒】:?——1643参将。守榆林。李自成克延安,下归绥,遣使说降,不从,誓师抗拒,城破,不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