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龙江外记

黑龙江外记

书名。清西清(满洲镶蓝旗人,字研斋)撰。8卷。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初刻于光绪二十年(1894)。作者精通满汉文字,嘉庆十一年(1806)自北京抵齐齐哈尔,任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兼齐齐哈尔义学教习,公务之余留心文献,收集古今异闻,积数年功夫完成是书。分类详述黑龙江地区的山川、形势、沿革、城堡、台站、卡伦、民族、户口、官制、兵制、经济、田赋、仓储、俸饷、钱粮、贡品、刑律、互市、谪戍、方言、风俗、衣食、职官、人物、物产等。对黑龙江上、中游的鄂伦春、达斡尔、满、蒙等民族的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有详细记载;特别是著录了额尔古讷河与黑龙江交汇处所立,刊有满、汉、蒙、俄、拉丁5种文体的中俄分界碑,并将当时搜集到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满文文本,翻译成汉文加以收录,是国内任何书籍所比不上的。有《浙西村舍汇刻》、《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其为《黑龙江文史丛书》之一,出版点校本。对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史地,以及满族和其他民族的社会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延吉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东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在南岗,又名局子街(即今吉林省延吉市)。辖域东界汪清县,西连敦化县,南接和龙县,北邻宁安府。辽属蒲卢毛杂等部地。金置海兰路。明置塞珠伦卫(即锡

  • 实勒们卫

    见“失里绵卫”①(591页)、“失里木卫”(591页)。

  • 额德格讷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厄德格讷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翌年,首领阿济比遣锡喇嘛噶斯朝觐,受到清政府隆重接待。二十七年(1762),所属鄂斯诸处为霍罕侵据,清尚书永贵,遣使

  • 毕拉尔

    鄂伦春族的一支。一作毕喇儿(有说亦作“布莱雅”,似不确,此为新巴尔虎分支)。因居毕拉尔河(一说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河即其变音)流域,故名。自称“毕拉尔千”,意为“住在河边的人”。原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前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之东。东接车臣汗部右翼中旗,西至布拉斡搜吉,南达什硼陀罗海,北抵本部中右旗及中右末旗。有佐领5。会盟于汗阿林盟。郡王固鲁什喜从子开木楚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

  • 桂阳蛮

    南北朝时桂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南郴州、广东连县。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南朝宋大明(457—464)中,其民举兵,杀荔令晏珍之等。其后裔与今瑶族有渊源关系。

  • 罗布藏旺布札勒三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

  • 屈木支

    见“屈术支”(1546页)。

  • 嘲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是词尚作名号,《辽史·萧海瓈传》:“海瓈……继娶嘲瑰翁主。”

  • 毛拉木沙·赛拉米

    见“毛拉穆莎·莎依然米”(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