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谷路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庄)、龙虎台、棒槌店、官山、车坊(今延庆县东)、黑谷(今延庆东北)、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今沽源县境丰元店附近)、失八儿秃(牛群头站)、郑谷站、泥河儿、双庙儿、六十里店、南坡店,全长750余里。此道大半为山路,崎岖难行,其危险地段经常由驻军维修。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庄)、龙虎台、棒槌店、官山、车坊(今延庆县东)、黑谷(今延庆东北)、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今沽源县境丰元店附近)、失八儿秃(牛群头站)、郑谷站、泥河儿、双庙儿、六十里店、南坡店,全长750余里。此道大半为山路,崎岖难行,其危险地段经常由驻军维修。
藏语音译,吐蕃奴隶制社会中奴隶阶级的统称。此称出现较早,据史载,大约在止贡赞普时已有此种称为“阐”的奴隶出现。至囊日松赞(吐蕃王朝创建者松赞干布之父)时,此种奴隶已成为普遍现象,且从单个奴隶的“阐”,
见“招讨使”(1375页)。
见“带孙”(1607页)。
清初短时期内汉人爵名。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
吐蕃大臣。羊同(今阿里香雄一带)人。姓没卢。名赞心牙。世为吐蕃贵相。宽厚沈勇,有谋略,不愿为官,但好读书,国人敬之。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任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唐会昌二年(84
晋代匈奴官号。为十六王之一。分左右。位在左右朔方王之下,左右显禄王之上。为单于辅臣。皆由单于子弟充任。
部分瑶族自称。分布在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龙胜、临桂、融安等地。他称“八姓瑶”。操“布努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以前锋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擢头等侍卫。道光三年(1823),授伊犁领队大臣、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六年(1826),叛军逼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奉庆祥命回援,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