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头回纥

黄头回纥

古族名。一作“黄头回鹘”。文献中首见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河西回鹘的一支(一说源于西州回鹘,一说源于龟兹回鹘)。天圣六年(1028),西夏李元昊攻占甘州,甘州回鹘政权破灭。回鹘各部再次流徙,其部众部分降夏;部分投奔吐蕃首领唃厮啰;部分入西州及秦陇间;另有一支退处沙州(今敦煌)西南,史称“黄头回纥”。分布于敦煌以南,于阗以东,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今且末、若羌、罗布泊一带。同西州、于阗、吐蕃董毡政权关系密切,常以“沙州回鹘”名义与宋、辽王朝保持朝贡关系。社会经济以游牧为主,信奉佛教。“黄头”之称来源有多说:一说阿尔泰语系诸族,凡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部落,辄以“”称之;一说黄色突骑施人进入回鹘集团,故以“黄头回鹘”称之。此外,尚有因其黄衣、黄发、黄布裹头,源出黄头室韦诸说。为今裕固族先民。

猜你喜欢

  • 富俊

    1749—183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翻译进士。五十七年(1792),由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后迁郎中,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六十年(1795),迁内阁学士。嘉庆元年(1796),任科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乞寒舞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又称泼寒胡戏、乞寒泼胡,简称乞寒泼寒、泼胡。多于寒冬腊月间举行。届时,人们聚集街头巷尾,或赤身裸体,或戴神鬼、兽形面具,或骑马胡服,互相用水浇泼,至而泼洒行人,狂而作

  • 提炉

    帝王仪仗之一。通常为12对,于帝王出行时,分左右列于仪仗队中,引导前行。清朝为笼络蒙藏高僧,如达赖、班禅、呼图克图等,迎送之时,例由雍和宫喇嘛备办绣龙黄盖、黄轿及黄龙坐褥供其乘坐,并用提炉为仪仗,作先

  • 狍皮被

    用狍皮制作的被子,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为旧时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猎民传统用被。各族因言语差异分别称、※“南特奥拉特”、※“乌鲁达”、※“那斯胡里萨”。详见各条。

  • 开元万户府

    蒙古汗国政区名。元太宗于乙未岁(1235)建(一说建于太宗五年,1233)。治所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或说在前苏联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相对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有说为今辽宁开

  • 滚簸箕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惠水地区。一般在埋葬死者后不久举行。届时亲友参加。先用两根竹竿扎成人形,外罩衣服。用两袖端一簸箕,立在堂屋中间。由送葬时吹芦笙的原班人马吹芦笙、跳舞,请巫师念咒语。一人执假人走

  • 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讽刺性的故事集。清朝末年,蒙古族的封建领主制度濒临危亡,蒙古王公贵族在政治上专横残暴,生活上腐朽糜烂,对广大蒙古族民众百般蹂躏和摧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成为产生和流传这种讽刺文学作品的社会现实基

  • 西祁土司

    明朝土族土司。以别于东祁土司而言。因居青海西宁县祁家川,与东祁土司所居青海乐都一西一东相对,故名。自第一代土司祁贡哥星吉(明封副千户)起,至末代土司祁昌寿(袭指挥使)止,共19代。附:西祁土司世系(居

  • 龙原府

    渤海王国置。又称栅城府,号东京。为渤海十五府之一。府名龙原当取义于大钦茂为王时曾以东京为王都;栅城之名乃因袭高句骊栅城旧名。领庆、盐、穆、贺四州。治庆州,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