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棋
内蒙古牧区的传统棋类。蒙古语称为“鲍格因吉勒格”。起源于7—8世纪以前,在游牧民族中流行,距今已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在内蒙古阴山岩画中就刻有这一棋盘。蒙元时期,在蒙古族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1948—1949年间在蒙古古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窝阔台的汗宫万安宫(建于1235年)废墟中出土一副鹿棋棋盘,其格式与现在流行的完全一样。棋盘成正方形,经线、纬线各五条,对角斜线6条,交叉成25个点。在中心经线的两端各有一座山(蒙古语称“乌拉),一为尖顶形,一为平顶形,内有十字线,亦构成几个交叉点。由2人对弈,一方执2子,称作鹿(蒙古语为“鲍格”)。另一方执24子,称作狗(蒙古语称“脑亥”)。对弈之前,在内层的交叉点上放8只狗,成正方形,余16子备用。两只鹿放在中心经线的两端。鹿子按直线先走,跳过一只狗,即将此狗杀死。若有两只狗挡路则不能通过,只能向空点移动一步。执狗子方用所余16子设法阻止鹿的跳杀,待16子用完后,再移动棋盘上的狗子,躲避或阻档鹿子跳杀和移动。最后不是鹿被围死,就是狗被杀光,以此定胜负。因线条纵横交错,变化多端,趣味无穷,且可就地画盘以石子对弈,十分方便,故千余年来,长盛不衰。流传到农村后,人们更其名为“狼吃羊”,改鹿为狼,称狗为羊,两座山都变为尖顶山。在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亦有此棋,称为喇嘛棋或和尚棋,其源流待考。棋盘相同,但仅有一座尖顶山。子数及下法与蒙古鹿棋不同,一方为“和尚”执1子,放在棋盘中心点,另一方执16子,放在棋盘外围点上。和尚以挑担方式(亦有以穿死前方同直线上相连的两子方式)吃子,另一方设法将和尚逼入山顶或死角困死,和尚被困山顶时可飞行到中心经线另一端无子占据的点上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