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纳麟

高纳麟

1281—1359

元朝大臣。河西唐兀氏。高睿之子。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举荐,入备宿卫。仕成宗、武宗、仁宗,先后任中书舍人、宗正府郎中、佥河南廉访司事。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以言事忤旨,仁宗怒,中丞朵儿只力救之。后迁刑部员外郎,又出为河南行省郎中。英宗至治三年(1323),入为都漕运使。泰定中,擢湖南、湖北两道廉访使。文宗天历元年(1328),授杭州路总管,锄奸去蠹,吏畏民悦。明年,改江西廉访使,出粟赈南昌饥民,弹劾贪官平章政事把失忽都。惠宗元统初,授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寻升中丞。至元元年(1335),召拜中书参知政事,迁同知枢密院事。寻出为江浙行省右丞,请致仕,不允,又授浙西廉访使,力辞不就。至正二年(1342),任行宣政院使,以上天竺僧弥戒,径山僧惠洲犯法,皆治罪,并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设行省理问官以治僧狱讼。七年(1347),拜御史大夫;八年,进金紫光禄大夫,辞官未许,加太尉。后被劾,罢官居姑苏。十二年(1352),江南义军起,复为南台御史,兼太尉,总制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军马,镇压起义军,平定州郡。十三年,谢官,退居庆元。十六年(1356)九月,复起用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十八年,奉召入朝,阻风而还。至十九年八月抵京师,以劳疾卒于通州。

猜你喜欢

  • 安西四镇

    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四座军事重镇。贞观十八年(644)至上元二年(675),唐先后在西域设置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境)、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驻军镇守边疆。隶属安西都

  • 据埒

    见“屈列”(1545页)。

  • 枋头

    地名。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淇县东南。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于淇水入黄河之口,用大枋木筑堰,遏淇水东北入白沟,以通水运,时人称为枋头,又称枋堰,后成为地名。历东晋、南北朝为军事重地。东晋咸和八年

  • 罗卜藏

    ①(?—1737)清朝将领。蒙古族。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鄂齐尔次子。初授三等台吉。康熙五十八年(1719),随喀尔喀镇国公策旺诺尔布驻屯索

  • 都管伯克

    参见“都官伯克”(1817页)。

  • 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七世

    见“格根额尔德尼”(1810页)。

  • 中俄科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中俄科布多界约》。1883年8月12日(清光绪九年七月初十),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鄂木斯克军区参谋长巴布科夫签订。共5款。根据《中俄伊犁界约》的原则规定,具体

  • 陈桂龙

    见“陈吊眼”(1258页)。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 彭象乾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养正长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随舅冉御龙征四川播州有功,旋袭宣慰使。四十七年(1619),奉调亲率5千土兵援辽抗击后金兵。次年,加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