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陵
山名。亦名七里冈。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17里。北魏泰常八年(423),太宗明元帝拓跋嗣曾大猎于此。普泰二年(532),北魏晋州刺史高欢(鲜卑化汉人)在此布设战阵,击败契胡尔朱氏集团,从而独揽北魏朝政。为旌功,在此建定国寺,由温子升撰碑文。参见“韩陵之战”(2172页)。
山名。亦名七里冈。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17里。北魏泰常八年(423),太宗明元帝拓跋嗣曾大猎于此。普泰二年(532),北魏晋州刺史高欢(鲜卑化汉人)在此布设战阵,击败契胡尔朱氏集团,从而独揽北魏朝政。为旌功,在此建定国寺,由温子升撰碑文。参见“韩陵之战”(2172页)。
曾活动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额河下游及察隅河上游的一支古老居民。擅农事和射猎。讲自己的土语。约在19世纪上半叶,其首领司那热布颠率众与藏族发生激战,终因失败而迁走他地。至今当地还有据称是烔人留下的梯田、
明代羌族部落名。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北部。万历年间(1573—1620),曾攻普安、金瓶等堡,杀守将。巡抚徐元泰命松潘副总兵李应祥征伐,羌人与藏民联合抵抗。官军沿岷江由东而西进兵,毁碉房160
见“质孙宴”(1467页)。
书名。元刻本题《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南宋末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分前、后、续、别4集,42卷,51类。内容极为广泛,是一部民间日用百科全书。所录元代资料较多,计:前集卷3有《大元混一图》;卷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
内蒙古地方县志之一。集宁县知事杨葆初撰写。线装4卷,约3万字。卷1疆域、县城、营缮、田赋、户口、乡村、军队、司法、学校;卷2商务、交通、山川、物产、职官、人物;卷3文艺上;卷4文艺下。该书对了解和研究
见“真相台吉”(1819页)。
蒙古语音译,又译古列格、古列干,意为“女婿”。古代蒙古社会有女婿入赘之习俗,为母权制关系一种遗俗。铁木真(成吉思汗)七世祖辈纳臣就曾于巴儿忽部为赘婿,其本人9岁时,亦曾留在弘吉剌部德薛禅家为婿。102
?—约1644年前后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又译印藏呼图克图。明崇祯十三年(1640),奉五世达赖、四世班禅之命赴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参加卫拉特、蒙古王公会盟,参与制定《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
参见“牛皇节”(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