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雅美人

雅美人

台湾高山族的一支。居于台湾岛东南的兰屿岛上,当地人称红头屿,距台东四十多海里。人口只有2464人(1975年)。村落由若干父系世系群组成。子女婚后多分居,故大多为小家庭。岛上多为山岳,平原绝少,农业以种芋为其主食,也有部分粟田,归村社所有,大家共同耕作,量很少,为祭仪之祭粟和祭式上馈赠之用,平时不食用,是一种象征性的农作。因其所处地理环境,捕鱼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村社通常为一个渔祭集团,渔区属村社所有,以每个父系世系群若干家庭组成捕鱼组,共同造船、共同出海捕鱼,捕获的鱼共同分享。每个父系世系群虽由一家分衍出若干家庭,遇有婚丧、疾病、建屋等大事,必乐于相助,视为应尽义务。过去结婚后的长子出生时,父母和祖父母都要以这孩子的名字更改自己的名,所谓“亲从子名制”,是他们一种特殊风俗。

猜你喜欢

  • 拜天

    辽、金、元时风俗。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素敬天,向有拜天之礼。契丹俗,凡国有大事,皇帝登极、举兵征伐、克城取地、凯旋班师至出猎,常以青牛白马等祭祀天地。皇帝亲临,以巫觋祈祝。金沿袭此俗。重五、中元、重九

  • 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各地自称不一,有诺苏、诺苏泼、纳苏泼、聂苏泼、洗期麻、撒尼泼、阿细泼、罗武、纳若、民期、侎俐、㑽��让、米西苏、罗罗等30余种。主要分布在云

  • 御制喇嘛说

    乾隆帝论述喇嘛教宗旨及清廷对该教所持政策的文章。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卫藏通志》卷首有载该文首释“喇嘛”一词含义及清廷沿元、明旧制加封其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号。继述兴黄教以安蒙古、

  • 跋赤斯

    吐蕃名僧。又名桑西达。据《大拔协》载,为跋赤热之子。早年奉赞普命学习梵语。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决定剃度僧人出家时,此人是第一位出家的吐蕃僧人,由菩提萨埵任亲教师,为其剃度为僧,取名贝央

  • 米司尼

    傈僳语音译,意为“山神”或“山鬼”。旧时傈僳族原始宗教观念之一。系与傈僳族的基本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神。被认为是自然和村社经济活动的主宰者,山、石、土地、树木、水等均属其所有,故在每年开始从事农

  • 秃满伦

    蒙古国公主。又译秃马伦。孛儿只斤氏。太祖※成吉思汗女。嫁弘吉刺部按陈之子赤窟(又作赤古)。太宗八年(1236),赐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五户丝户3万。追谥郓国公主。

  • 达瓦齐

    ?—1759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大台吉。姓绰罗斯。准噶尔名将大策凌敦多布孙。初领准噶尔一昂吉,驻牧于察罕呼济尔等地。乾隆十五年(1750),以喇嘛达尔札杀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自立,耻为其属,与辉特台吉阿

  • 赫斤

    见“赫哲族”(2422页)。

  • 安国亨

    明代贵州水西宣慰司(治今黔西县)宣慰使。彝族。阿写子。隆庆(1567—1572)至万历五年(1577)间任职。史称淫虐。因家务之争杀原宣慰使安万铨之子安信,安信之兄安智告其谋反,并密结永宁宣抚使奢效忠

  • 嗢末

    吐蕃部落名。又作浑末。系由唐时随吐蕃贵族出征河陇地区的奴隶组成。《资治通鉴》载:“嗢末者,吐蕃之奴号也。吐蕃每发兵,其富室多以奴从,往往一家至十数人,由是吐蕃之众多。及论恐热作乱,奴多无主,遂相纠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