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布赉汗

阿布赉汗

1711—1781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原名艾布勒莽苏尔。祖阿不拉依、父瓦里世为土尔克斯坦城(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南哈萨克斯坦州境内)苏勒坦(苏丹)。15岁时因积极参加反对准噶尔贵族斗争,遂获祖父“阿布赉苏勒坦”称号。清雍正九年(1731),与族兄阿布勒班毕特等坚持反对阿布尔海里汗提出的效忠沙俄主张,粉碎了俄国殖民者的侵略阴谋。乾隆六年(1741),在伊施姆河战役中,为噶尔丹策零远征军击败,被俘送伊犁监禁。次年获释。十六年(1751),暗中支持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反对喇嘛达尔札,受准噶尔军劫掠。二十年(1755)秋,遣兵助阿睦尔撒纳叛乱,受清军谕止。二十二年(1757),遣亨集噶尔等11人进京纳贡,表示“愿率哈萨克全部”归顺,永为“臣仆”。自后每隔一二年、二三年遣使进京一次,并经常派人到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贸易。三十二年(1767),为报杀弟之仇,引兵进攻霍罕(浩罕),大败额尔德尼伯克军。复遣使请求清朝政府派援兵和运送大炮,谋夺塔什干,未果。三十六年(1771),被清朝政府封为“中玉兹汗”。沙皇俄国胁之效忠,并遣人谋害,均未得逞。辖有卫逊、素宛、阿尔斡等44鄂拓克,驻牧地主要分布于伊施姆河流域(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北部)等地。

猜你喜欢

  • 平地瑶

    见“炳多优”(1728页)。

  • 七世哲布尊丹巴传

    书名。以蒙文撰写。作者佚名。成书时间据推测约在咸丰五年(1855)。书中详细记录哲布尊丹巴一世、二世、三世的生平,对四世、五世、六世、七世仅简单记录其出生、坐床概史。英人鲍登从蒙文译成英文,名《库伦的

  •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处为其一,秩从二品,置宣慰使5员。治河州(今甘肃临夏)

  • 罗桑图登热吉

    1797—185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却藏呼图克图四世。四世(一作三世)章嘉呼图克图意希丹贝坚赞(又写作伊希丹毕扎拉参)之弟。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却藏滩。初在却藏寺学经,后至西藏哲

  • 吉里迷

    金、元、明时期女真的一支。一作帖烈灭、吉烈灭、吉烈迷、乞列迷、乞里迷,乞列宾,清文献又作济勒弥、济喇敏或弥勒弥。明人据其衣着和居住状况,称其有4种。来源于黑水靺鞨郡利部(一说其为古亚西亚人)。是金代地

  • 八番顺元宣慰司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至元十五年(1278),罗氏鬼国主阿榨(一作察),并西南番河中府方番主韦昌盛纳土内附,命名为其地安抚使,佩虎符。十六年,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置八番罗甸

  • 泐史

    书名。原名“囊丝本勐”,意即“地方志”,即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用傣文记录云南西双版纳(车里)最高统治者世系及政事的编年史书。汉文译本称《泐史》。分上中下3卷。所记从第一任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

  • 塔不烟

    ①见“萧塔不烟”(2002页)。 ②见“答不也”(2238页)。

  • 乌居战

    东汉时南匈奴将领。封右温禺犊王。因参与前单于安国之谋,欲杀师子,及安国死,师子立为亭独尸逐侯鞮单于,恐被考问,于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五月,率数千人叛逃出塞。七月,为汉度辽将军庞奋及越骑校尉冯柱追

  • 茹莱杰

    止贡赞普时大臣。又作茹拉杰,意为“角生”。传其生自牦牛角,故名。敦煌文书称达甫茹拉杰。吐蕃人。吐蕃时期七大贤臣之首。大臣札氏之子。止贡被属下小邦首领洛昂达孜杀害后,发兵从洛昂达孜手中夺回王权,又以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