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

根据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由原始阿尔泰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批语言,包括3个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原苏联、蒙古国、土尔其、伊朗、阿富汗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3个语族之间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而在这些词上存在语音对应关系,3个语族在语法上也有不少共同之处。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相似,有元音和谐律。元音是音节的核心,音节结构基本类型为元音、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元音辅音。以元音开头的音节只出现在词首,辅音开头的音节既可以出现在词首,也可以出现在词中和词末。一个词可以只由一个音节构成,也可以由两个以上音节组成多音节词,多音节词多于单音节词。附加成分是阿尔泰语系语言派生新词和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附加成分一律为后加成分,接缀在作为构成新词和形态变化基础的代表词汇意义的部份一词根或词干后面。在同一个词根或词干后有时可以粘附几个附加成分,顺序是构词附加成分在前,构形附加成分在后,或都是构词或构形同一性质的附加成分。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单数没有附加成分,复数则有专门附加成分。名词还有格、领属等语法范畴。名词除主格外,其它诸格都有专门附加成分。动词有体、态、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副动词等多种语法范畴。表达上述诸范畴的相应语法形式中,在名词基本格附加成分方面,本语系同源关系的表现相当明显。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在被限定词前,补语和状语在谓语前。

猜你喜欢

  • 杨再成

    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约皇庆元年(1312),在城步创办儒林书院。促进城步苗区渐兴儒道文风,影响甚大,对传播汉文化,教育苗民子弟,有重大贡献。

  • 王仁俊

    1866—1914清末考据学家。字捍郑,一字感莼。江苏吴县人。幼喜治经,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官居吏部主事,于上海创建实学报馆。后赴日本考察学务。三十三年(1907),调任学部图书

  • 转山

    见“斯古拉”(2168页)。

  • 中俄声明文件

    沙俄迫使袁世凯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的议定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后,中俄双方围绕外蒙古主权问题屡有争执。沙俄企图以允许外蒙古改“独立”为“自治”,换取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现状的承

  • 昌八里

    见“张堡城”(1182页)。

  • 司沛

    纳西语音译。汉称官家。旧时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的贵族等级,与土司有血亲关系的封建贵族集团。云南宁蒗永宁和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3.3%。土司把耕地的三分之一分给该等级的人占有,并允许其

  • 陈述

    1911—1992中国现代契丹女真史专家。河北省乐亭县人,字玉书。1935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工作,专攻辽金史。1939年任研究员。1940年被借聘到内

  • 红缨帽

    清代带有红缨的满族男帽通称。因早期男子礼帽顶披红缨故名。源自金代女真,元代蒙古人也有戴者。《大明一统志》卷89有生女真帽缀红缨的记载。满族礼帽有暖帽、凉帽之分。冬春多戴毛皮制暖帽,也称毛皮帽;夏秋多戴

  • 十二部问答歌

    布依族古歌。流传于贵州望谟、罗甸等地。由《起头歌》、《天地歌》、《山水歌》、《人姓歌》、《相请歌》、《月亮歌》、《想念歌》《送信歌》、《定情歌》、《逃难歌》、《告状歌》、《变身歌》12部构成,全部采用

  • 赵炳龙

    1608—1697明末清初白族诗人。字文成,又字云升,晚号楸园老人。云南鹤庆军民府剑川州(今剑川县)人。明给事中赵完璧子。自幼谦谨好学,工古文诗词,注重实务。崇祯六年(1633),中乡试亚魁。明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