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公贝勒旗
见“和硕特南左翼后旗”(1453页)。
见“和硕特南左翼后旗”(1453页)。
见“康济鼐”(2102页)。
见“北周律令”(534页)。
书名。初称《伊犁总统事略》。原为汪廷楷辑编,后经祁韵士改订,嘉庆十三年(1808)由伊犁将军松筠审定。全书12卷。一卷叙清廷统一天山南北及伊犁设防兴屯经过。二卷为天山南北路图说。三卷叙南北路境域、山水
元朝大臣、文士。又译阿鲁灰。蒙古人。字叔重,号东泉。至治(1321—1323)间,累官泉州路总管。泰定帝召为翰林侍讲学士。泰定三年(1326),奉命与直学士燕赤译《世祖圣训》,以备经筵进讲。迁侍读学士
见“喜惹桑布”(2182页)。
?—1907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载,体仁阁、东阁、文渊阁大学士。光绪十六年(1890)德宗谒东陵,受命留京办事。十七年,查办河
古郡名。①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置。治所在※夜郎县(今贵州关岭境内),与牂牁、朱提、建宁3郡相邻,辖地在豚水(今北盘江上游)两岸,包括今贵州省六盘水、贞丰、兴义、普安及云南省富源等地。南朝梁大宝元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即“秃巴”的复数(1082页)。
藏语音译,又作“济仲喇嘛”。原西藏地方政府僧官。凡在拉萨甘丹、色拉、哲蚌三大寺或其附属寺院取得僧籍,并在僧官学校“孜拉扎”受训受委官职者称之。定额175名,四、五品衔,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僧官系统。与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