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子继承制

长子继承制

由长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宗法制的完善而确立。其目的在于解决统治阶级家族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分配,避免相互残杀和纷争。商、周两朝宗法之要义即区别嫡庶和长幼。皇后或元配夫人之子为嫡子,妃妾之子为庶子,惟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之王位或爵号,称大宗;余子别封,叫小宗。商王以传长为常例,兄终弟继或立幼均为例外,周代基本上非嫡长子不传。楚国从鬻熊到负刍,历43君,其中仅10王为幼子或余子,绝大多数均系长子继承。古代契丹和蒙古统治者,儿子“从其母论贵贱”,并按长幼顺序继承父王的财产和权力。近代汉、壮、满、朝鲜、白族等,均在父系继承制的原则下,长子享有优先权。

猜你喜欢

  • 牙兰千户所

    元置。牙兰,一作雅兰。因设于雅兰河(即金代耶懒水,前苏联称塔乌黑河)流域而得名。金代在此曾设耶(押)懒路,后因地瘠,女真猛安户大多迁至恤品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该所千户皂化归附于明。明代为野人

  • 慕瞆

    见“慕璝”(2434页)。

  • 必力公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墨行工卡境。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僧俗首领领真巴儿吉监藏为阐教王。自此为阐教王驻地。参见“阐教王”(2105页)。

  • 陀西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差判官,系主将、副将下属,负责征调、训练乡兵的具体事务及管区行政。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步萨钵

    又作“慕容步萨钵”。吐谷浑王伏允号。见“伏允”(796页)。

  • 故姑

    见“固姑冠”(1431页)。

  • 赵信城

    汉代匈奴城名。位于阗颜山(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附近。赵信原为匈奴小王,降汉,封翕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以前将军随卫青击匈奴,失利,复降匈奴,封为“自次王”,位尊仅次于单于,单

  • 阿里厮迷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里厮迷里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抹里。又,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

  • 巴玫克来

    僜语音译,意为“同姓公有地”。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所保留的氏族土地公有制的残余形态。同一姓氏的人们在村周围公有的荒地、山林和猎场,归本姓成员自由使用,住在外村的同姓人仍享有使用本地同姓人公有地的权力

  • 哈勒珲卫

    见“虎儿文卫”(1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