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金子常

金子常

1902—1961

伊斯兰学者、阿拉伯文书法家。字国彝。山东济南市西关人。回族。幼随祖父金士毅在新疆乌鲁木齐,攻读阿拉伯文经典及汉文。1928年赴上海,就读于伊斯兰师范学校。得著名阿訇达浦生之教诲和关怀,被派往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留学。曾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获“哈只”名号。又曾至也门,寻访哲赫林耶道统原旨。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在济南主持清真道堂教务。抗战胜利后,赴新疆,继承祖业,任乌鲁木齐清真南大寺教长。曾支持包尔汉等人起义。后受宁夏金积堡道堂之命,至北京昌平县任清真寺教长,并在此兴办回民小学,提倡新式教育。解放后,在兰州参加土地改革。1956年,应马重雍之召,赴天水北道阜合子清真寺任教长。精通伊斯兰教义及阿拉伯文,擅长阿拉伯文书法。著作甚丰。有用阿拉伯文撰写的《埃及留学记》、《朝觐记》、《沙特阿拉伯访问记》,用汉文撰写的《在去埃及的道路上》、《古兰读法》、 《归真要道心录基(或为“实”)录》、《伊斯兰教育计划纲要》、《哲合林耶道统史》等。

猜你喜欢

  • 征服中亚史

    书名。俄国莫·阿·捷连季耶夫著。1906年彼得堡版。全书分3卷,约150万字。第一卷叙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寻找沙金,进军叶尔羌(今新疆莎车),4次出兵攻打希瓦,并自18世纪初年起,相继进犯中国准噶尔地区

  • 孛术鲁正

    即“孛术鲁阿鲁罕”(992页)。

  •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

  • 讹迹邗

    见“郁成”(1350页)。

  • 道宗皇帝哀册

    石刻名。亦称“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为哀悼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

  • 喀喇乌苏

    参见“那曲”(927页)。

  • 梁御

    ?—538北魏、西魏大臣。其先世安定人,乃属匈奴休屠之部落,原为拔列兰氏,孝文帝时改梁氏。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北魏扬武将军俟力提玄孙。初从尔朱天光西征,任宣威将军、都将。共平

  • 加加·贡却索巴

    1796—?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作格泽卫地方的塘噶尔氏族。7岁随部落迁到科采。嘉庆十四年(1809),入经院,拜萨拉噶居为师,从《赤白显色》学级起,连续担任学级导师11年。从贡塘·嘉贝样受沙

  • 绕三灵

    白族传统歌舞集会。白族称“观三南”。每年夏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以村为单位组成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歌舞队伍。两前导手执杨柳枝和牦牛尾或花手巾,即兴而歌,其后紧随乐队,唱队,舞队,沿着洱海边的村寨载歌载

  • 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2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