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里
见“哈烈”(1630页)。
见“哈烈”(1630页)。
见“并州丁零”(891页)。
又称“社寮”。明清时台湾高山族村社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类似内地之村公所。“番社”土官、土目、通事常在此议事和裁决社内各种纠纷,遇有重要事务,则传集社众在此商议,故《东番记》载:“议事必于公廨”。村社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
①即“玉古尔”(475页)。 ②见“轮台”(1377页)。
亦作“古尔邦”或“古录巴”。即“乌通给”(337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拉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兀兰等处女真首领乞剌尼、纽邻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亦儿古里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约在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城)附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古官名。①《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也统称六官。 ②西魏丞相鲜卑宇文泰于大统(535
1181—1226西夏第九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神宗李遵顼次子。光定十三年(1223)十二月,父在蒙古军威逼下逊位,继立。闻蒙古军征西域未还,乃遣使结漠北诸部为外援,以拒蒙古。乾定元年(123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24—1232年,凡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