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多斯部

鄂尔多斯部

蒙古部名。明代译作“袄儿都司”或“阿尔秃斯”。原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居河套,掌右翼,为鄂尔多斯济农。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于明嘉靖(1522—1566)中继据其地。有子9人分牧而处,服属察哈尔林丹汗。因不堪林丹汗侵虐,曾联合喀喇沁、阿巴噶诸部在土默特之赵城击败察哈尔兵。后金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败亡后,该部首领额璘臣复与林丹汗子额哲会盟,攘其部众。后遭清军追索,献察哈尔千户并附清。清顺治元年(1644),随清军入关镇压李自成起义军。六年(1649),以拒附大札木素叛,额璘臣等受封郡王等爵,以该部编为6旗。乾隆元年(1736),增设1旗,共7旗。牧地在今伊克昭盟。

猜你喜欢

  • 阿佤

    亦作“阿卧”、“阿佤莱”。部分佤族自称。主要聚居在云南西盟及孟连部分地区,解放前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盛行猎头祭谷,是佤族中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部分。参见“佤族”(799页)。

  • 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

  • 李吐于

    见“咄于”(1388页)。

  • 阿赀虏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 《孙子兵法三注》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兵书。为曹操、李筌、杜牧注。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1.5×14.5厘米。残存101面。版口印“孙子中”或“孙子下”及页码。正文单行大字,面7行,行12或13字,行间有竖线。

  • 科尔沁左翼中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东部、西辽河北岸,邻接吉林省。札萨克驻伊克唐噶里克坡,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明初属福余外卫,后为科尔沁所据。部长莽古思札尔固齐曾在天命初与后金互结姻好,崇德元年

  • 耶律阿不里

    ?—949辽公主。契丹族。人皇王※耶律倍(太祖长子)女,乃辽世宗耶律阮之亲妹。天禄二年(948),出嫁宣武军节度使萧翰妻。次年,参预其夫谋反事,密函明王耶律安端,反书为世宗心腹耶律屋质所截,叛事败露,

  • 契丹小字

    见“契丹文字”(1565页)。

  • 多尔济达尔汉

    ?—1660清初大臣。居翁牛特。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德参济旺等降后金,隶蒙古镶黄旗。崇德元年

  • 萨尔达卫

    见“山答卫”(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