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郎君行记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花纹图案,框出一长方形,长142厘米,宽94厘米。上部为碑额,汉字篆书3行12字“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额下右部刻契丹小字5行97字,左部稍下刻汉字6行104字,文尾另注“右译前言”4字,明确指出契汉两种文字对译。文叙金太宗弟(钱大昕考证为撒离喝)游猎乾陵并重修陵上建筑事。在现存的契丹文字资料中,唯此碑与《※许王墓志》盖上6字为契、汉对译,故学者释读契丹字多从此碑入手,可见其珍贵。碑文最早著录于明代赵崡《石墨镌华》一书,清代金石著作论及此碑者更多,皆云“一字不能辨”,又因其刻于金代而误认为女真字,由是可知,明清以降,世人已不识契丹字,直至本世纪30年代辽庆陵契丹字帝后哀册出土,人们方悟碑上所刻是契丹字,从此研究者甚夥,迄今为止,此碑所得以解读的契丹字最多,然仍未获通解。

猜你喜欢

  • 打新衣

    亦称“打衣角”。门巴族祈求避灾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穿上新衣的当天,要背一竹筒清水将衣服的一角打湿。意在免除今后家里发生火灾。

  • 主格黎

    古代蒙古萨满教祭祀习俗。古蒙古语音译,意为“以竿悬肉祭天”。据《蒙古秘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以前就流行此习俗。祭祀时,全氏族的成员会聚在一起,将牲畜(或野兽)连

  • 焚如

    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该部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的重要军事力量。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

  • 越喜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亦称越喜靺鞨。所在有3说:一说在今乌苏里江以东至日本海地区;一说包括今黑龙江省富锦县至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及其以下地方、乌苏里江两岸;旧说在今吉林省怀

  • 比如

    地名。即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位于怒江上游沿岸,东接昌都专区之丁青县、边坎县,南与嘉黎县相对,西接那曲县,北临索县。因境内有比如部落,故名。境内有错松曲等10余条河流及郭普错湖泊。有格鲁派、宁玛派寺院及

  • 宣慰司架阁管勾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元代置,秩正九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养贤务

    西夏官署名。掌供给国学廪食。属中等司。设于崇宗贞观元年(1101)。天盛年间(1149—1169)设2正、2承后、2都案、6案头。

  • 吉马戛

    参见“宗”(1523页)。

  • 见“前赵”。(1741页)。

  • 学冈

    见“藏币”(2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