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志

通志

书名。纪传体通史。南宋郑樵(1104—1162)撰。200卷。绍兴二十九年(1159)始撰,两年后完成。记事上起三皇五帝,下迄于隋(其中《略》的部分至唐)。体例仿《史记》而有所创新。分五部分:《帝纪》18卷,纪历代帝王;《后妃传》2卷,纪历代后妃;《年谱》4卷,纪历代重要史事;《略》52卷,纪历代典章制度沿革演变;《列传》124卷(其中包括载记8卷),纪历代重要人物。共500余万字。《帝纪》、《列传》综合诸史旧文而有所损益,《年谱》略出于创新,《略》凡二十,包括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门类,皆为经过多年搜讨的精心结撰之作,其中六书、七音、艺文、校雠、图谱、金石六略,均为诸史所不及载,尤以《艺文略》收录图书之多而且全及突破传统四部分类的束缚,首创三级分类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多有批评,独对二十略则赞扬其“采摭既已浩博,议论亦多警辟”,后世也一致有甚高的评价。此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有元大德三山郡库刻本、元至治二年(1322)福州刻本。明清两代版本较多,较通行者为清武英殿本。目前常用的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3册,后附考证3卷。另有《十通索引》1册,使用甚为方便。

猜你喜欢

  • 杀虎口

    关隘名。在今山西右玉县北部。长城要口之一。古名参合陉。《水经注》:“参合陉……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地当山西至内蒙古之咽喉,自古倚为要塞。明嘉靖中(1522—1566)筑杀虎堡城以

  • 阿贤设

    见“讷都六设”(921页)。

  • 怀塔布

    ?—1900清末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绍光。大学士瑞麟子。荫生出身。咸丰间,因捐输军饷由员外郎奖知府。光绪九年(1883),任泰宁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深得慈禧倚信,是“后党”重要成员。

  • 巨津州

    古州名。今云南丽江县西北之巨甸。元宪宗三年(1253),么些(纳西)大酋内附,至元十四年(1277),于九赕立巨津州,因其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自南诏、大理至元代,均为么些族聚居区。《元史

  • 乌雅束

    1061—1113金康宗。字毛路完。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长子。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金穆宗卒,以世祖嫡长子承袭节度使,继任联盟长。翌年,以高丽来伐,使石适欢破之。为向苏滨水(今大绥芬河

  • 大兴安岭

    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侧,北起黑龙江右岸之漠河,南止西拉沐伦河上游,从东北向西南绵延,全长1400余公里,宽约150—300公里。以洮儿河为界,为分南北两段,北段长约670公里,山林低而宽,海拔1

  • 人役税

    藏语称“米波”或“米泼”,意为“人租”。旧时西藏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西藏地方政府规定,凡不种领主庄园份地的※差巴、※差若、※谿卡囊生,因不能直接为领主支差和乌拉,从15岁至60岁每年需向所

  • 札鸠

    即“张登发”(1182页)。

  • 蒙古译语

    汉、蒙语词对照词书。纂成于元代,不著撰人姓名。顺帝至元六年(1340)刊本题为《至元译语》。收于《事林广记》续集卷8者为常见本。全书录有535个汉语词汇,下附相应的音写的蒙古语词。分天文、地理、人事、

  • 戛汪

    见“牯脏头”(16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