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事

通事

①官吏名。辽、金、元等朝皆置。契丹开国后,统治汉人日多,契汉间语言不同,风俗各异,为更好处理汉人事物,置此职官。《资治通鉴》注称:“契丹置通事以主中国人,以知华俗、通华言者为之。”史载,天显十一年(936),汉降官张砺背契丹南归被获,辽太宗责笞失职通事高唐英。后世此职似专主翻译,彭大雅《黑鞑事略》云:“译而通之,谓之通事。”周密《癸辛杂识》云:“陈说内外之言,皆立此传语之人以通其志,今北方谓之通事。”金代有省通事、诸部通事、女真通事等。大定二十年(1180)制,30月迁一重,120月出职。经一考、两考秩八品,三考者从七品。元代,诸衙署皆设此职,蒙古语称“怯里马赤”,参见该条(1501页)。 ②清代在台湾高山族地区代理“番社”办纳“番饷”及课派差役之人。所设始自明郑时代,清统一台湾后仍予沿习。郑成功时代是否为官设,失考。清代多由官府谕充,亦有少数为“番社”自雇。清时通常一社有一通事,亦有兼管数社者。多由精通当地语言之汉人担任,由官府给以信牌,每年予以更易。原先职能只是辅助“番社”土官、土目向地方官府办纳“番饷”及摊派差役。常欺高山族人不懂汉语和不谙书算,擅自科索,饱入私囊。后来连“番社”的土地出贌、出典也得由其盖戳,还包揽收管社租从中渔利。有些“番社”通事还负责裁决社内各种争端,凌驾于土官之上。有清一代,虽迭有改革之议及措施,终不能革除。至乾隆时(1736—1795),由识汉字或通汉语的高山族人充当者渐多。

猜你喜欢

  • 乙室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迎迓之官”。亦称“国论乙室勃极烈”。管理对外事务。《金史·百官志一》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论、乙室……之号,以为升拜宗室功臣之

  • 思曩日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其族居地分散,据史载,朵甘思曩日族屯于札八草地,去松州8日程,拥众3000余人,马2000余匹,牛羊以万计。洮河之西又有思曩日大族,人马尤盛。可知思曩日族之居地大体有二:一是今四川阿坝

  • 必力公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墨行工卡境。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僧俗首领领真巴儿吉监藏为阐教王。自此为阐教王驻地。参见“阐教王”(2105页)。

  • 尚斯德

    见“商卓特巴”(2093页)。

  • 古代西南地区族群名。又称卜、百濮。殷商时,分布在江汉流域及以南地区。商之属国,曾向商贡献方物。后参与周武王伐纣。楚熊霜六年(前822),叔堪为争位曾避于此。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楚始开濮地而有之

  • 长毛瑶

    部分瑶族的他称。包括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3个支系,因旧时习惯留长发椎髻而得名。解放前都是大瑶山土地的占有者,也被统称为“山主”,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但其中也有不少贫苦农民。

  • 巴玫

    僜语音译,意为“族”、“家族”、“姓氏”。西藏察隅地区僜人在父系氏族解体后存在的以姓氏为联系内部严禁通婚的血缘集团。由同一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组成。察隅县有41个巴玫(包括从大的巴玫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小

  • 双陆

    棋类的一种,由中原传入契丹地区。《契丹国志》称:“夏月以布易毡帐,籍草围棋、双陆。”统治者亦很喜爱,《辽史》曾记,名噪一时的承天太后※萧绰于统和六年(988)九月,曾幸权臣韩德让帐中,命从臣分朋双陆以

  • 六城

    清代新疆地区名。见《西域图志》。《西域闻见录》称“六大回城”,指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库车、英阿萨尔(今英吉沙)、和阗(今和田)。

  • 昭应顺济圣后

    金代对黄河神的封号。大定二十七年(1187),世宗纳尚书省谏,以“郑州河阴县圣后庙,前代河水为患,屡祷有应,尝加封号庙额。今因祷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赠。”依唐祭五龙祠故事,特封黄河神曰“昭应顺济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