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里
见“敌烈部”(1882页)。
见“敌烈部”(1882页)。
汉代内蒙古官衙遗址。俗称破城子。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纳林、伊肯两河间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长官甲渠侯的官衙。遗址大部为砂砾掩没。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双重塞墙遗迹。1
僚人之一支。唐代称居住在戎、泸地区的僚人。分布在今四川泸州、宜宾一带。唐大中十二年(858),因昌、泸二州刺史贪婪无度,民不聊生,推首领※始艾为王,举兵反,攻梓、潼,杀官吏,后被刺史刘成师诱降,部众被
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对其五位祖师的尊称。五祖之称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第五祖※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时。初,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于藏历水牛年(宋熙宁六年,1073)建萨迦寺,任本寺座主,其后继任
?—1649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何舍里氏。世居叶赫地方。固山额真兼议政大臣宜拜弟。天聪九年(1635),以章京随霸奇兰、萨木什哈等从征黑龙江,以功授半个前程世职。崇德元年(1636),随军征明锦州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北周初,尚用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及※永安五铢等。至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七月,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十,与五铢并行。至建德三年(574)六月,五行大布钱铸造后,与其并
见“帖木儿汗国”(1397页)。
即“赛音巴雅尔”(2470页)。
南北朝大阳山诸民族的总称。以山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南支地区。北魏延兴(471—476)中,所拥首领桓诞(桓玄子,蛮化之汉族)率沔水以北,滍叶以南8万余落内属。拜为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九年(1754),汗车凌从子刚多尔济自准噶尔地区率众千余户归清,封札萨克多罗贝勒,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亦作轮管佐领。系由两姓或两姓以上所属人丁合编而成,佐领原非由一姓承袭,而是轮流执掌。《清通志》卷68载:“其户少丁稀,合编佐领,两三姓选为是官者,曰互管佐领”。互管佐领,八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