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忽
见“答里忽”(2239页)。
见“答里忽”(2239页)。
643—718唐代吐谷浑王妃。名李季英。陇西狄道(治今甘肃临洮)人。唐太宗之再从堂妹,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早识书达礼。永徽三年(652),唐高宗应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弘化公主请婚,封以此号,许与吐谷浑王
古族名。一说,“落”即“潞”。在今山西上党潞城一带,为狄族隗姓的一支。商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历伐之,俘十二(一作二十)翟王,族衰败。
藏语称“阿里科松”,意为“直属土地人民”。吐蕃王朝初称香雄,后称羊同。至公元九世纪末,始称阿里三围。辖地为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一带。唐会昌二年(842),吐蕃王朝解体,赞普后人西逃羊同,相继建立三个
景颇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德宏景颇族地区对传统习惯法的称谓。过去景颇族被划分为若干个山官辖区,每个山官辖区内包括数量不等的村寨,设有头人协助山官管理事务,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成文法,山官及村社头人处理辖区内
?—949辽初将领。一名敌烈,原名小汉,字寒真。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甥,辽太宗※耶律德光妻兄和妹夫,时人称为“国舅”。北府宰相※萧敌鲁子。太祖天赞元年(922),与将军康末怛奉命南下,救援节度使
藏语音译。全称彭措康赛。西藏贵族家族之一。系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出生之家族。庄园在雅陇谷口昌珠附近。奠基者为十一世达赖喇嘛之父贡孜才旺顿珠(又作才丹团柱)。达赖为其次子,幼子阿旺贤赞,为策觉林活佛。
宕昌羌国王。※梁弥博之子。《梁书·诸夷传》载:“弥博死,子弥泰立”。据考,弥博死后,继位者当为※梁仚定,他于懃定之后即位。南梁大同七年(541),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平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遣
明代云南土司名。元为石甸长官司,辖地在保山之南,南接镇康,隶属镇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更名施甸长官司,改属永昌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并入保山县。近代又从保山县分出,置施甸县。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国阿辇斡鲁朵”(“国阿辇”意为“收国”,“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置,以张义保为知州。清顺治四年(1647),知州张汉卿归附后,因明制,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以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张汉儒被迫纳土,辖地被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