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文萃
书名。清王仁俊辑。成书于光绪三十年(1904)。共7卷,其中正文4卷,补遗1卷,作者考1卷,逸目考1卷。另附有辽史艺文志补证1卷。是继《辽文存》后辑录辽文之书,内容有诗、诏册、敕、表、奏疏、上书、铭、序、书、札子、文、谕、牒、状、对、议、碑碣、塔记、幢记、哲文、祭文、杂志等。对研究辽史有参考价值,但分类太繁,材料大多从书中辑出,金石材料较少。有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程氏刻本,亦收录在1934年铅印的《辽海丛书》中。1972年台北广文书局《史料四种》丛书亦有收录。
书名。清王仁俊辑。成书于光绪三十年(1904)。共7卷,其中正文4卷,补遗1卷,作者考1卷,逸目考1卷。另附有辽史艺文志补证1卷。是继《辽文存》后辑录辽文之书,内容有诗、诏册、敕、表、奏疏、上书、铭、序、书、札子、文、谕、牒、状、对、议、碑碣、塔记、幢记、哲文、祭文、杂志等。对研究辽史有参考价值,但分类太繁,材料大多从书中辑出,金石材料较少。有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程氏刻本,亦收录在1934年铅印的《辽海丛书》中。1972年台北广文书局《史料四种》丛书亦有收录。
古地名。约位于今甘肃省东部,具体地点不详。为陇西鲜卑乞伏氏居地之一。西秦创建者乞伏国仁五世祖(《晋书》原作四世祖)乞伏结权立,自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徙居其地。约东晋初,其孙乞伏述延继位,
书名。清代蒙古族诗人※延清(1846—1918)的代表作。3卷。收诗392首。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喀尔喀车臣汗郡王札萨克多罗贝勒蕴端多尔济病故,次年正月,翰林院侍讲学士延清奉命前往车臣汗部致
即“龙佑那”(496页)。
古州名。一作蒋州。唐长安四年(704),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725),更名鹤州。二十年(732),更名业州。大历五年(770),又更名奖州,即今湖南芷江县西。今有侗、苗等族居其地
?—922五代时李克用及李存勖部将领。字益光。本姓韩,小名进通,汾州太谷县(今山西太谷)民家子。被李克用弟代州刺史李克柔收养为子。精悍有胆略,少从克用征战,为衙内指挥使。唐乾宁四年(897),改衙内都
?—1749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汗。一译阿布拉该尔汗。康熙五十七年(1718),引兵与准噶尔军鏖战于爱古斯河畔,败遁。雍正元年至三年(1723—1725),以策妄阿拉布坦遣兵攻夺塔什干等地,左、右
明代藏区朵甘地方官署名。司朵甘地方(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捕盗及巡检等事。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由故元朵甘捕盗司改置。初任监藏令占等3人为巡检司巡检。
见“洛桑图丹嘉措”(1735页)。
地名。又作“察罕托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托洛亥”谓“头”,意译为“白云山”。亦名察罕城。位于青海省哈拉图西,南滨倒淌河。清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会盟于此。雍正元年(1723)
见“撒花”(2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