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又作“赀虏”。“匈奴名奴婢为赀。”(《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引《魏略》)主要来源为战俘,其攻战“得人以为奴婢”(《史记·匈奴列传》);也有由邻族转卖者, “羌所略转卖入匈奴者合万余人”(《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或债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同上);罪犯沦为奴,“坐盗者没入其家”(《史记·匈奴列传》)。主要用于牧、农、手工生产或编入“甲骑”参战。处境悲惨,常充殉葬品,有时多至数千百人。经常进行反抗斗争。东汉建武(公元25—57年)年间,有数万赀虏乘南北匈奴分袭之机,逃匿于金城、武威、酒泉以北黑水、西河东西一带。

猜你喜欢

  • 辉迈喇虎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西陲总统事略》作辉迈拉虎。《塔尔巴哈台事宜》作辉迈拉呼。位于斋桑泊北,额尔齐斯河西岸,与东岸和呢迈拉虎卡伦东西相望。这里从清乾隆朝起,是中国新疆东北边卡。

  • 马镫壶

    见“鸡冠壶”(1263页)。

  • 杨杰

    1889—1949近代军事学家。又名漱石,字耿光。云南大理人。母白族,父汉族。自幼喜好兵书,稍长即钻研《孙子兵法》,立志从戎。清末入敷文书院,后至昆明,入云南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北洋保定武备学

  • 白山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近代有学者称之为“白山靺鞨”。因依太白山(今长白山)而居得名。居地《隋书》称其“在粟末东南”,约在今牡丹江上游吉林省延边地区一带,或说在松花江发源处。靺鞨诸部中最先臣附高丽的

  • 常舒

    建州女真首领。清初时人。女真族。郭络罗氏。世居沾河,为寨主。努尔哈赤起兵初期,与弟杨书率先归附。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镶白旗满洲。积功晋固山额真。对清初编佐建旗,大业佐成,贡献卓著。

  • 住家功德司

    西夏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的功德司之一。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与出家功德司共设6国师合管,另单设4副、6判、6承旨、2都案、6案头。

  • 校尉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 高承祖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宣王大仁秀时。唐宝历元年(日本天长二年,825)冬,时官政堂省少卿,奉命率103人访日。十二月抵隐岐登陆。因日方前已约定12年一通聘,此行未届期,适同行释贞素携日留唐学问僧灵仙托寄经

  • 感天皇后

    见“萧塔不烟”(2002页)。

  • 榔规

    苗族习惯法规。苗语称“勾榔”,“榔”意为“公约”。内容包括:对农业生产的规划,债务纠纷的调解,奸淫盗窃及其他犯罪的处罚等。如正月挖田、挖土;二月犁田;三月施肥、撒秧谷;四月五月插秧;六月薅秧除草等;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