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纳寺

西纳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西纳上寺。在青海湟中县。青海东部地区萨迦派古寺之一。元、明时期西纳部落首领及其家族,历受朝廷重视。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护侍元帝师八思巴返藏,元朝授其家族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喀万户,统辖今湟水谷地。明永乐八年(1410),西纳喇嘛却帕坚赞被尊为国师,赐土地、百姓和象牙印章。十年,再封为禅师。宣德二年(1427),又封为“通慧静觉国师”,赐银印。以其声势地位,于宣德年间(1426—1435)建成此寺。为湟中地区主要寺院及西纳族系统治宗喀地区之政教中心。明末清初,此寺喇嘛改宗格鲁派,其活动转向塔尔寺,此寺随之衰落。清乾隆年间(1736—1795),西纳族系阿旺贝丹曾整修该寺,但因政治失势,终未能复兴。现仅存寺院遗迹。

猜你喜欢

  • 金在汴京建立的傀儡政权,俗称伪楚。天会四年(1126)十二月,金军攻下汴京,掳走徽、钦二宗。为了拢络人心,于次年三月初七日册立宋降臣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都汴京。十四日,金帅以邦昌之请,罢括金银。四

  • 那拉萨拉

    地名。蒙古语,即日月山。位于青海蒙古辉特南旗境内。地当交通孔道,为西宁进入西藏必经之地。雍正二年(1724),被定为青海蒙古与内地商民交易场所。每年二、八月开市。后因岳钟琪请求,移互市于丹噶尔城(今青

  • 勒布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18世纪中设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娘江曲沿岸。其地处西藏与不丹、印度往来的要隘通道。松赞干布时代,门隅为赞普亲自绘制《吐蕃地图》中的罗刹女左手心。座落于此地

  • 阿塔

    哈萨克汗国时期(15世纪中期—19世纪初)社会组织。又称阿塔阿衣马克、阿塔爱马克。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七辈以下)的若干※阿吾勒组成。它不是生产单位,但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阿塔内的数个阿吾勒常在相邻地方

  • 地粟袁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五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期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跋提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率部入牧漠南草原,夏还居漠北。卒后,柔然分为两部,长子匹候跋继其位居

  • 吴尧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一些怒族村寨专供未婚青年男女在晚上进行社交和住宿的公房。解放前当地怒族青年男女在遵守氏族外婚的原则下可以自由结交情人,婚前性关系也比较自由,有些地区的怒族初婚的男女还允许有

  • 岭外代答

    宋代岭南方志。南宋周去非撰。作者淳熙朝(1174—1189)曾任桂林通判,耳闻目睹岭南诸事,随事笔录,秩满东归时编次成书。分10卷:卷1为地理、边帅;卷2—3为外国;卷4为风土、法制;卷5为财计;卷6

  • 当阳蛮

    南北朝时当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槃瓠蛮等。分布在南郡当阳(今湖北当阳)。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与临沮蛮(治在今湖北当阳西北,后废)举兵,缚临沮令傅僧骥。荆州刺史南谯王

  • 嘎背亚梅

    僜语音译,意为“调解人”、“中间人”、“介绍人”。解放前僜人民间纠纷的调解者。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不经选举、亦不世袭。凡能言善辩,经常应邀调解纠纷者即得到社会公认。主要以氏族传统习惯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 陈昆

    清代学者。字友松。四川开县人。据《清史稿·艺文志》载其所著有《西夏事略》16卷,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