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园
又称昊王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5公里。现存帝陵9座,陪葬墓100余座,陵邑遗址一处,石灰窑址数十座。1972—1976年宁夏博物馆调查发掘了神宗陵园,其中包括阙、碑亭、月城、内城、献殿、灵台、内神墙、外神墙、角台等单体建筑,封土高16.5米,墓道长49米,墓室距地表24.86米。帝陵的平面布局紧凑,陵台为塔形建筑,在墓室垂直线后部,碑亭有2座或3座。另发掘陪葬墓4座。出土了鎏金大铜牛等不少珍贵文物,清理出大量西夏文和汉文残碑。
又称昊王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5公里。现存帝陵9座,陪葬墓100余座,陵邑遗址一处,石灰窑址数十座。1972—1976年宁夏博物馆调查发掘了神宗陵园,其中包括阙、碑亭、月城、内城、献殿、灵台、内神墙、外神墙、角台等单体建筑,封土高16.5米,墓道长49米,墓室距地表24.86米。帝陵的平面布局紧凑,陵台为塔形建筑,在墓室垂直线后部,碑亭有2座或3座。另发掘陪葬墓4座。出土了鎏金大铜牛等不少珍贵文物,清理出大量西夏文和汉文残碑。
?—1221西夏大臣。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天庆(1194—1205)进士。以文学名世,授翰林学士。襄宗立,弃官入青岩山隐居。神宗立,召为左枢密使。曾奉使谢金横赐,与金接伴争相见仪,金人服其论正。后
见“噶勒达玛”(2502页)。
侗族旧称。又称“洞苗”、“洞民”、“洞家”。与古代“仡伶”、“伶”和“峒人”有直接渊源关系。分布在今湘、黔、桂交界的广大地区。清初仍行土司制。道光(1821—1850)后已基本改土归流。语言大体同于今
元朝官员。又译马思忽惕、马思忽惕伯。回回人。※牙老瓦赤(牙刺洼赤)之子。原籍花剌子模。约元太祖十六至十七年(1221—1222),以蒙古军征花剌子模,随父款归成吉思汗,并献管理城市方略,受委随父同治河
?—1056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景宗时(1032—1048)为大臣野利遇乞部下掌出纳官。又为李元昊宠妃没藏氏幸臣。毅宗福圣承道四年(1056)九月,受没藏氏遣至屈野河巡视,回报其兄国相没藏讹庞侵耕宋
明代云南临安府钮兀哈尼族首领。明初,朝廷为鼓励农垦,对率众开辟荒山、扩大耕地面积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衔,世领其所开辟地区。与陀比等至京朝贡,因地远族众,请授职以统其众,获准。宣德八年(1433),置
唐代吐蕃文书。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1973及1974年先后发掘。多为木简,亦有少量纸写文书及写于髂骨上的骨片。这些出自新疆婼羌(今若羌)米兰地区的木简、文书原件,今藏新疆维吾尔
见“元恪”(228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天历三年(1330),明宗和世㻋子懿璘质班(宁宗)受封。
见“绥可”(19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