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蜗牛脍

蜗牛脍

古时壮族民间风味食品。流行于广西山区壮族民间。制法:将山林中捡回的大蜗牛,用煮开的米汤烫死,把蜗牛肉取出,去内脏、洗净,用竹刀将蜗牛肉切成细片,加油、盐、葱、姜等调料,入锅炒熟,即可进食。其味鲜美脆嫩,且富有营养,为宴席佳肴。此肴见于史载已有千余年之久。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即提及岭南“峒中”有“蜗牛脍”。明末邝露在《赤雅》及清初檀萃在《说蛮》中,更明确指出:广西“僮人”嗜食“蜗牛脍”,并载:广西山林中出产的蜗牛很大,其“壳可容升”,其“角大如指”。到近现代,因人口猛增和原始森林近被破坏,蜗牛减少,此种食品已失传。

猜你喜欢

  • 堆龙德庆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上部极乐地”。亦作朵陇、策堆德、策德清、蔡德溪、蔡德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境内有拉萨河、堆龙河。地属拉萨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1960年与东嘎、柳梧等合并改为堆龙德庆

  • 斡脱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鄂托克齐”。《元史语解》释为“司部属人”。“鄂托克”为蒙古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由地域接近又有近亲关系的各家族组成,“赤”为“司事人”,即掌管本部民众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

  • 诏糯钪

    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傣族。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刀绍文之孙。19世纪中叶,伙同父兄率族众起兵争夺召片领※刀正综位。道光十八年(1838),部分与谋头人被宣慰司捕杀后,逃匿勐班、耿马,

  • 沐仲易

    元末戏曲家、诗人、书法家。又作木仲毅、穆仲义。回回人。先世西域人。曾为国子监生,历官江浙行省宣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为人谨慎,深得上司下属称道。元末,弃官避居松江(今属上海市)。明初仍躬耕于海上(上海

  • 河套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陈履才著。乾隆七年(1742)著。手抄本2册。内分6卷:1卷河套建署沿革考;2卷河套建署郡县沿革考;3卷河套边城堡、城口关塞、山川;4卷古迹、物产、边防、边市盐法;5卷、6卷艺

  • 百卜

    见“濮”(2580页)。

  • 黄马褂

    清代的一种官服。以黄色面料缝制的短外衣。马褂,原是骑马的服装,衣长与坐骑齐,袖长及肘。面料用黄,以示恩宠。(1)例穿: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班领、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健锐营翼长,以侍卫补授之上驷

  • 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38年3月18日,冀中十余县“回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及冀中军区回民总队代表,在河北省任邱县举行的冀中区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决议成立。刘文正、马玉槐等13人为执行委员

  • 乌恰吞

    鄂伦春语音译,平均分配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鄂伦春人中残存和流行三种平均分配形式:(一)※“乌力楞”(地域公社)共同消费熊肉;(二)“乌力楞”按户平均分配;(三)同猎者平均分配。

  • 姜戎

    古族名。又称姜氏之戎。本羌人之一部,居姜水(陕西宝鸡地区),与周族关系密切。周族西迁于岐下,与其结为婚姻集团。西周初,大批向东迁移。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迁居晋北的一支与周战于千亩,周师败。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