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察斡论

蒲察斡论

金将领。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益速河人。后徙临潢。女真族。蒲罕氏。金紫光禄大夫忽土华孙,马孙子。刚毅有才能。天辅(1117—1123)初,以功臣子充护卫,历左卫将军、定武军节度使、右副都点检。天德(1149—1153)初,授世袭临潢府路曷吕斜鲁猛安,改东平尹,累官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尹。正隆六年(1161),充右领军都监,从海陵王攻宋。大定二年(1162),仍为河南尹,兼河南路都统军使。后改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大定尹。卒于官。

猜你喜欢

  • 兀的哥

    即“兀的改”(108页)。

  • 卢日热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全宁府

    见“全宁路”(830页)。

  • 西藏设站定界事宜

    清代关于西藏地方添兵、划界及官员职责的规定。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都将军鄂辉收复廓尔喀所侵藏地后,奏准设站定界,主要内容为:前后藏分驻绿营官兵,由都司、外委管领,设立塘汛12处,边界等处添设藏兵

  • 崦嵫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西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崦嵫山,在甘肃天水西境。古代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山海经·西山经》谓“鸟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崦嵫之山”。泛指日所入之西方,故以此为馆

  • 蛤仔兰

    即“噶玛兰”(2500页)。

  • 东海郡侯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拓跋子推

    ?—477北魏宗室。又称直懃子。鲜卑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孙,景穆帝※拓跋晃子。太安五年(459),封京兆王。历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史称其“性沉雅,善于绥抚,秦雍之人,服其威惠。”后入为中

  • 段义宗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大臣及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据同时代人何光远《鉴诫录》载,此人任大长和国国主郑仁旻的布燮(清平官之一),善言辞,工于诗。前蜀王衍乾德(919—924)间

  • 普会寺

    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称“锡拉木伦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兰图格苏木。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俗称“召河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后多次修缮。因系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分庙,所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