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自治办法原则

蒙古自治办法原则

“九一八”事变后,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首的内蒙古王公,在日寇的诱惑下,图谋策动内蒙古自治,于1933年10月9日在百灵庙(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召开第二次自治会议,通电要求自治。同月,国民党政府派内政部部长黄绍竑等赴百灵庙与之谈判。1934年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根据黄绍竑等人报告和建议,提出内蒙古自治办法11项,因与百灵庙接受的条件出入甚大,遭到蒙古王公强烈反对。1934年由蒋介石、汪精卫提出《蒙古自治办法原则》8项,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规定可设立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直隶行政院,并受中央主管机关之指导,总理各盟旗政务,为盟以上的一级自治机关。其委员长、委员以用蒙古人为原则,经费由中央发给。原有省县与盟旗并存的状况照常不变。这是国民党政府在特殊环境和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权宜办法。

猜你喜欢

  • 姚硕德

    后秦将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羌人。※姚弋仲子。晋太元十一年(386),兄姚苌称帝于长安,拜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秦州刺史,领护东羌校尉,镇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后受命镇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

  • 天顺

    元幼主天顺帝阿剌(速)吉八年号。1328年9至10月,仅2个月。

  • 拉拉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同音

    见“音同”(1718页)。

  • 和硕特北右翼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宗贝子旗。雍正三年(1725)置。和硕特台吉瑚鲁木什曾孙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族裔。以丹巴为札萨克,掌旗务。下分设佐领6。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

  • 自然崇拜

    原始宗教形态之一。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的科学知识极其贫泛,无从理解其生存的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理机能,认为给人类提供生存环境而又时刻威胁其生存安全的各种自然物和自然力,具有生命、意志和超自

  • 祭黑山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 锡伯独立骑兵连

    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时期的民族武装。1944年底,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群众,为响应尼勒克和伊宁等地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组成一支150人的游击队,参加攻打艾林巴克和阿恰尔的战

  • 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2407页)。

  • 扬更

    唐代吐蕃社会中奴隶阶级的一个等级即奴隶的奴隶,亦译“奴下奴”。详见“更” (10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