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王公

蒙古王公

清代蒙古贵族的总称。清朝统一蒙古以后,废除蒙古以前的济农、洪台吉、丞相、太师、宰桑等封建贵族称号;为了笼络蒙古贵族,以满族宗室的封号赠给蒙古贵族。根据蒙古封建贵族不同的身分等级和地位以及对清王朝的效忠,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不同品级形成清代蒙古王公贵族制度。按爵位给俸禄,在年班、围班、行走、贡物等按品级给予优厚的赏赐,并允许世袭。不同的品级,其仪卫、服饰、随从、坐次等均不同,并豁免各种赋役,维护王公贵族对属民的统治特权。并区分任旗札萨克和各种官吏的王公,称为执政的蒙古王公台吉,不任职的旗内王公称为闲散王公。参见“王公”(200页)。

猜你喜欢

  • 速卜亥

    见“速把亥”(1840页)。

  • 恩冬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传统居住的长屋。干栏式,竹木结构,铺茅草、木板或芭蕉叶为顶。分两层,底层圈养禽畜,上层住人,沿一侧用木板或竹片分隔为若干个“恩拜”(小房间),相对一侧留出狭窄通道,连接两端出

  • 俄齐迩

    ?—1676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乌梁海氏。居喀喇沁地方。图萨子。顺治元年(1644),袭牛录章京。七年(1650),恩诏,加一云骑尉。十八年(1661),从定西将军爱星阿等追获明桂王朱由榔。康熙十

  • 大荔国

    古国名。又称大荔戎国。西戎八国之一。春秋时※大荔之戎所建,以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为中心,在洛河流域筑城数十,国主称王。王城位于今大荔县东南朝邑镇西南。是时,在西戎八国中,以“义渠、大荔最强”(《后汉书

  • 布鲁特

    清代汉籍文献对柯尔克孜族之称呼。原文来自托忒语,意谓高山居民。有东、西两支。分布于新疆伊犁至阿克苏、乌什山地间的,称东布鲁特。有萨雅克、察哈尔萨雅克、萨拉巴噶什等5部(或称5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

  • 洪布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即拉萨方言之“本波”,意为“官长”、“土官”。又称“甲尔窝”(杰波),意为“王”。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最高首领。每一村寨均有一名,世袭,一般父死子袭,兄终弟继,无子者由赘婿

  • 拉雅哈子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哈雅哈资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办理普通百姓间的诉讼。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雍正谕土尔扈特汗敕书

    清满泰出使土尔扈特部携交车凌敦多布的敕书。有满文和托忒文两种文本。满文本是以宫笔缮写于浅黄缎幅上,宽40公分,长200公分,四周有精致细腻的黑色云雷花纹,卷末盖有20公分见方的雍正玉玺。缎幅以宣纸裱糊

  • 彭万金

    明代湖广南渭州土官。土家族。洪武二年(1369),偕子内附。随朱元璋战败陈友谅有功,升南渭州(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土知州,隶永顺宣慰司。

  • 阿武儒

    部分彝族的自称。亦作阿武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畴、弥勒、祥云、镇沅、元阳、罗平、金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