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游牧记

蒙古游牧记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奈曼、巴林、札噜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游牧所在;卷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游牧所在;卷5: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游牧所在;卷6: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游牧所在;卷7:外蒙古喀尔喀四部总叙、外蒙古喀尔喀汗阿林盟(土谢图汗部)游牧所在;卷8:外蒙古喀尔喀齐齐尔里克盟(赛音诺颜部)游牧所在;卷9:外蒙古喀尔喀喀鲁伦巴尔和屯盟(车臣汗部)游牧所在;卷10:外蒙古喀尔喀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札萨克图部)游牧所在;卷11:额鲁特蒙古总叙,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卷12:青海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卷13:额鲁特蒙古乌兰固木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哈图盟游牧所在;卷14: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总叙,珠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南路游牧所在,珠勒都斯中路和硕特蒙古巴启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卷15:和博克萨里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东路游牧所在,晶河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西路游牧所在;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蒙古游牧所在,布勒罕河新土尔扈特蒙古青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哈弼察克新和硕特蒙古游牧所在。凡各部所居舆地形胜,世系沿袭、历史沿革、牧地变迁,俱一一备述。结构严谨、详明。史料多取自《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准噶尔方略》以及地方史志等权威著作。征引宏博,考订精审。因稿未竟而身先卒,其遗下部分,后由何秋涛继续加工整理、补订,历10年始成。是研究清代蒙古各部历史、地理的一部杰作。

猜你喜欢

  • 土古

    甘肃省卓尼地区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佟佳氏

    清代满族女文人。号天然主人。清睿恪亲王如松(?—1770)继室,封福晋。著有《虚舟雅课》初集二集、《乌私存草》、《穗帷泪草》及《宝善堂家训》。

  • 蒙古畏兀字

    见“回鹘式蒙古文”(785页)。

  • 土族语

    学术界又称“蒙古尔语”。我国土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省的西部地区,而以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最为集中。使用人数约10万,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

  • 高其倬

    ?—1738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

  • 阿卓兹目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 符南蛇

    ?—1502又称符蚺蛇。明弘治时儋州黎族起义领袖。海南岛儋州七坊峒人。黎族。曾任土官,后因官役频繁,困于征求,于弘治十四年(1501)夏,在七坊峒刻箭传约,号召黎族人民奋起反抗封建官吏贪残私敛。海南“

  • 议政王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

  • 周天受

    ?—1860清朝将领。字百禄。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咸丰(1851—1861)初,从向荣镇压广西太平天国起义军,转战湖南、湖北及江南,累官游击,赐号“沙拉吗依巴图鲁”。五年(1855),率川

  • 邛都夷

    古族名。西南夷之一种。秦汉时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定居,务农,种水稻。秦时即通为郡县。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武帝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于其地设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更始二年(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