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历史悠久,早在1206年蒙古国建立前已盛行。优秀的摔跤手被尊称为“孛阔”(蒙古语意为“力士”)。据史载,成吉思汗从父不里及蔑儿乞部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旧时与赛马、射箭合称为男子三项竞技。多于祭敖包及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参赛的布和(摔跤手)需成偶数,成对进行,人数不限,多可达上千人,时间不限,取胜为止。赛前,依俗推一长者对参赛者编排配对。比赛时,摔跤手身穿牛皮和帆布制的紧身背心,上面钉有数行扣子大小的铜钉和银钉,后背中间多有圆形铜镜或银镜。下身着肥大的白色摔跤裤,脚穿蒙古靴,跳着狮子舞步或鹰舞步出场。裁判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敬,开始抱摔,只准抓对方的上衣、腰带,不准抓裤子或抱腿,以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获胜者往往奖给好马1匹。

猜你喜欢

  • 武都镇

    古镇名。北魏初期所置军事重镇,以镇抚氐、羌等族。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太平真君九年(448),改为白石县。

  • 西克辛佛教寺院

    又称锡克沁千佛洞、焉耆明屋。“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为古焉耆国的佛教遗址。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42公里处。分南北两区。大殿、佛塔、僧房均为土坯建筑,均已颓圮。出土大量佛头像、壁画残片

  • 施食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朵儿禅,华言大施食也。”藏语gtorchen,译为“大施食”,举行法事时以糌粑酥油揉成食品施撒,以祈消灾

  • 阿适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拓跋孤

    鲜卑拓跋部贵族,代国宗室。※拓跋郁律第四子。史称“多才艺,有志略”。晋咸康四年(338),长兄拓跋翳槐临终,嘱迎立次兄拓跋什翼犍。诸大人以什翼犍质于后赵邺城,难以返回,宜立长君以镇众望,其三兄拓跋屈刚

  • 九府十八州

    唐代建置于回纥地区的羁縻机构。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起相继置。初设6府7州(参见“回纥州府”条)。后以南迁者日众,遂扩充为9府18州。据《新唐书·地理七》,9府分别是:达浑都督府,以薛延陀部置,侨

  • 壮傣语支

    又称台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它包括中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海南省的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傣痕,越南北部的岱语、侬语和土语,印度东北部的坎提语和已消亡的

  • 渤海帐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辽太祖天赞五年(926),契丹灭渤海后,对渤海实行“因俗而治”的特殊政策,在中央置“渤海帐司”,掌渤海王族事务。据《辽史·百官志》,属北面诸族帐官。官职有“渤海宰相”、“渤海太保”、“

  • 西爨

    古地名和古族名。见于《云南志》(《蛮书》)、《旧唐书》、《新唐书》等。爨为三国时的南中大姓之一,居于建宁郡(约在今云南曲靖地区),被诸葛亮封为“领军”,其统治区亦称为爨,治下主要为叟族。后势力不断扩大

  • 梁貊

    汉代部族名。汉籍称“小水貊”,此为朝鲜古籍中的异称。来源于古貊族。因居梁水(今辽宁省太子河,一说为今叆河上游附近某水)上游得名。居地约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宽甸县北,桓仁县以西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