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舍蕴善

舍蕴善

约1630—1710

清代伊斯兰教经师。本汉族,姓魏,字元都,祖籍辰州(今湖南沅陵县)。明清之际,西北回族将领马蛟麟部将舍应举(回族)驻守辰州,收其为义子,归皈伊斯兰教,改名舍起灵(或起云),字蕴善,自号“破衲痴”,遂为回族中一员。初在军营伊斯兰教经师门下习经。20岁时,前往山东济宁在山东学派创始人常志美门下深造。学成,先后在河北、安徽、陕西、山东、北京等地二十余处清真寺任教达40余年。擅长教法、经注,侧重修身养性之苏非心学。曾据《古兰经》订正不合教规的习俗18条,被视为“新行”(意为“异端”)。还针对当时经堂教育之流弊,制定学规28条,以防止“游食小人”混进学堂,以免寺院变为“避懒容奸”之场所。死后葬於河南襄城,穆斯林称之为“舍太师”或“舍巴巴”(波斯语“德高望重”或“老人家”之意)。译著有《昭元秘诀》(译自波斯文《赖木阿台》或《勒默阿忒》又称《额慎而亭》)、《归真必要》(从《默格索特》一书译出)、《推原正答》(从《米尔撒德》一书译出)等行世。

猜你喜欢

  • 朱仙镇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开封朱仙镇。俗称“北寺”。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复修于清乾隆九年(1744)。面积9000多平方米。门前有石狮一对,两边八字墙,门内有精美雕花石柱12根,雕有山水、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德斯库

    见“阿哈玛法”(1227页)。

  • 达末娄

    东北古族名。仅见于《新唐书》,学术界认为即北魏时豆莫娄的异译。来源于※北夫余。地域与※豆莫娄同(一说其居于清代布特哈城之西境,约指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至阿荣旗、布特哈旗一带)。唐开元十一年(

  • 贝珠衣

    亦作“织贝衣”。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制作的一种服饰。是用一种砾磲贝切成细片,磨成细小贝珠,然后将珠穿缀成一串串,缝饰在麻布衣或裙上,故称。一件贝珠衣通常缀有数万颗贝壳珠,颇具特色。

  • 耶律裹履

    辽代后期画家。名又记作邻里。字海邻。契丹族。为六院夷离堇蒲古只后人。史载其风神爽秀,工于画。辽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中,累迁同知点检司事。奉诏三赴西夏,索回被执驸马都尉萧都覩,转永兴宫

  • 火浣布

    又作火布。一种耐火纺织物,类今之石棉布。或脏,以火烧之,则“皎洁凝白”,故曰“火浣布”。产于大秦(即罗马帝国)。常用来交易或贡献。为历代中原王朝所称奇,誉之为“奇布”。

  • 呼勒山卫

    见“忽里山卫”(1489页)、“忽鲁山卫”(1490页)。

  • 陆叡

    ?—496北魏大臣。字思弼。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平原王陆丽次子。年10余岁,袭父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沈雅好学,折节下士。任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和八年(484),与陇西公元琛

  • 那颜

    蒙古语音译,意为“官人”。又译诺延。《元史语解》卷24:“诺延,官长之称”。是在阶级分化基础上从氏族部落中分离出来的游牧贵族。据《元朝秘史》,成吉思汗十二世祖时(约9世纪后半叶),蒙古已有此称。蒙古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