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抹只

耶律抹只

辽臣。名又作末只。字留隐。契丹族。为仲父房隋国王※耶律释鲁之后。以皇族入仕。辽景宗初年,为林牙,掌文翰,以精干著称。保宁年间,迁枢密副使。时契丹对中原政策援北汉抗宋,北汉常受宋扰,请援。乾亨元年(979)二月,受任监军,与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军南下助汉,遇宋兵于白马岭(今山西盂县北),前临大涧,取胜心切,拒听诸将劝阻,下令先锋军强行渡涧,兵未过半,受宋军袭击,大败,仅以身免,损失惨重。宋军进围南京(今北京),形势危机,爆发高粱河大战,战中勇猛拼击,多有建树,以功得释前过。十月,辽诸将在满城中宋诈降计,兵败,唯其部不乱未损,徐整旗鼓而归。受景宗玺书褒谕,迁南海军节度使。乾亨二年(980),拜枢密副使。圣宗即位后,统和元年(983)四月,兼侍中,为东京留守。四年(986)正月,北征女真,凯归。三月,宋太宗再度亲征北伐,来势凶猛。时奉命至南京(今北京)缮守御备,迎圣宗驾幸,圣宗赐剑专杀。在涿州东败宋军。六年(988)七月,受封漆水郡王,徙大同节度使。任内有绩,以农遭霜旱之灾,奏请增价折粟,原定州民输税,斗粟折钱五,请折钱天,获允,部民称之。统和末年(1011?)卒。

猜你喜欢

  • 大汉太学

    见“太学”(272页)。

  • 窝集卫

    见“兀者卫”(108页)。

  • 格节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一个等级。又称“癸伙”、“给伙”,汉称“官百姓”或“白彝”。隶属于土司、土目。有权占有财产,可以在土司、土目管辖范围内自由迁徙。耕种的土地,名义上归土司、

  • 却吉尼玛

    1883—1937即九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达布准巴(今隆子县境)。被扎什伦布寺寻访为八世班禅转世灵童,经光绪帝批准,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在布达拉宫(一说在

  • 吃洛若洛谟瓜

    傈僳语音译,即“牧羊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世代口头相传,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传很广的优秀作品之一。叙述旧社会男女青年翻山越岭,寻找牧场;在风霜雨雪里牧羊、剪羊毛、纺羊毛、织毯的劳动生活。以真切动人

  • 豆卢宽

    ?—650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鲜卑豆卢氏。隋相州刺史、南陈郡公豆卢通子,隋文帝杨坚甥。大业(605—618)末,为梁泉令。及唐高祖李渊定关中,与郡守萧瑀率豪右赴长安,累授殿中监。子

  • 乌古论栲栳

    即“乌古论镐”(340页)。

  • 图鲁博罗特

    1482—?明代蒙古贵族。又译铁力摆户、图鲁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长子,※满都海哈屯生。已娶妻生子,蒙汉文史籍均未载其事迹。达延汗在位(1480—1517)时去世,未继承汗位。按蒙古长子继承制传

  • 丰伸额

    清朝将领。亦作芬升阿。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咸丰十一年(1861),以亲军从征河南,防御农民军,擢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帮带察哈尔马队赴援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驻巴罕护台路。光

  • 罗卜藏车布登

    ?—1744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杜棱郡王色棱长子。雍正九年(1731),清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奉命与贝子成衮札布率所部兵屯张家口外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