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丹津

罗卜藏丹津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史※《蒙古黄金史》(《大黄金史》)和《圣地五台山记》(亦译称《五台山志》或《五台山旅行指南》)。 ②(1692—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和硕亲王※达什巴图尔之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受命继袭父位。因不满拉藏汗迎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密与本族台吉察罕丹津盟,阴谋讨伐异己。后得知清军严兵备始作罢。五十五年(1716),青海诸台吉定盟,偕察罕丹津分领左翼。五十九年(1720),随清军护送格桑嘉措进藏。六十年九月十五日(1721.10.16),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于拉萨举行坐床典礼后,他以青海及西藏旧皆和硕特属,己乃固始汗嫡孙,遂谋据西藏以遥制青海。嗣因清廷未令其掌管藏政,而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治前藏,台吉颇罗鼐理后藏,怀怨。雍正元年(1723),诱诸部盟于察罕托罗海,令各仍故号,不得复称清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爵,自称“达赖洪台吉”,揭起反清旗帜。因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洞察其谋,拒绝参与叛乱,乃举兵往击。清廷遣使劝和,拒不从。复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分掠西宁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西宁附近寺院纷起响应。清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分道进击,先断其进藏道路,继又阻绝其与策妄阿拉布坦联系,遂溃败。雍正二年二月八日,遭清军三路追击,母阿勒泰喀屯、妹夫格勒克、济农藏巴济札卜、吹喇克诺木齐等被俘,本人遁居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伊犁时被俘。获宥,令居京“不许擅出”。二子被编入正黄旗蒙古,分授蓝翎侍卫。

猜你喜欢

  • 七蕃

    见“五姓蕃”(263页)。

  • 施溶溪长官司

    土司名。元代,改溶州置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施溶州。五年(1372),置长官司,属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为所辖六长官司之一。总管汪良原为会溪、施溶等处

  • 迪子

    见“耶律题子”(1323页)。

  • 长禈蛮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据《云南志》载,唐时居住于今云南省剑川一带,属三浪诏。贞元十年(794),南诏占领其地后,迁往铁桥城(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以东,与施、顺诸蛮杂居,形成卢蛮(今傈僳族先

  • 拔酌

    见“颉利俱利薛沙耽弥可汗”(2166页)。

  • 蕃汉二字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掌管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书,

  • 太平真君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40一451年,凡12年。

  • 嘎丁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尕旦寺,藏语称“孜苏莽嘎丁图登乃勒楞”,意为“孜苏莽之具喜佛教定胜洲”。在青海囊谦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建,奉宁玛派,原名“彭措热顶楞”,意为“圆满永固洲”。清顺治九年(165

  • 黎弓

    黎族过去狩猎或作战武器之一。南方少数民族多擅长使弩,而黎族却普遍用弓。弓以木或竹制成,箭长3尺,镞长5寸似茨菰叶,其特点是“弓短矢重”。因无羽,射程远不过三四丈,多施近射,但多涂毒于锋镝,中者必死。

  • 固伦荣宪公主

    1673—1728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三女,荣妃马桂氏生。初封和硕荣宪公主。康熙三十年(1691)六月,下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孙乌尔滚。四十三年(1704),乌尔滚袭巴林郡王。四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