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绵洵

绵洵

?—1858

清朝宗室、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多罗贝勒永鋆子。道光六年(1826),考授奉恩将军,历官辽阳城守尉,署金州副都统,凉州、江宁副都统等。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军占领江苏省城,随陕甘总督舒兴阿进行防堵,败太平军于深州。四年,击退临清、丰县太平军,赐号绰尔欢巴图鲁。随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克东光县连镇。五年,从察哈尔都统西凌阿攻木城,俘义军首领林凤祥等,加都统衔。继攻克冯官屯,赏戴花翎,授荆州将军。督兵由襄阳顺流而下击义军,因攻取三陂港失利,革职留军营差遣。九月,克复汉阳等地,开复原官。卒,谥庄武。

猜你喜欢

  • 山官

    见“布姆杜”(466页)。

  • 苏朗

    ?—1674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乌梁海氏。喀喇沁宰桑之后裔。崇德二年(1637),率众归清,授牛录章京世职。管喀喇沁牛录事,兼任甲喇章京。三年,随军征明,至北京。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

  • 畏吾儿沁

    见“委兀慎”(1454页)。

  • 金熙

    十六国时期东胡首领。《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秦谓鲜卑之种居辽碣者为东胡”。率部驻牧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县),故又称平凉胡。依附于前秦,封平凉太守。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与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

  • 郭尔巴勒津

    明代青海地名。蒙古语音译,意为三角、三棱、三面。指青海湖东面的三角城。今名海宴,为海宴县府所在地。明中期以前为藏族居牧区。正德五年(1510),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右翼领主※亦不剌等,亦不剌率畏兀特残部

  • 苏禄王墓

    明朝来华病逝的苏禄王国东王墓地。地在山东德州市西北部北营村。永乐十五年(1417)八月初,加里曼丹岛与菲律宾群岛之间苏禄王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剌率弟西王、峒王及眷属340余人来华访问,到达北京,受成祖朱

  • 乙毗咄陆可汗

    唐代西突厥北庭可汗。又作欲谷可汗、咄陆可汗。原为欲谷设,又作乙毗设。贞观十一年(637),与统吐屯联兵攻沙钵罗咥利失可汗。次年东厢咄陆部拥其为汗,建牙镞曷山,谓之北庭,统伊列河以西地。自是西突厥分为南

  • 东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依曼戈勒玛”,意为“交八匹马”(因交八匹“茶马”,故名)。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寺大隆,大草滩、红石窝、东牛牦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

  • 蒲剌束

    即“颇剌淑”(2139页)。

  • 胡布山

    古山名。所指众说不一,或认为是大兴安岭北段之伊勒呼里山或格尔布尔山;一说是今外兴安岭南麓支脉扎格德山(旧称雅玛岭);也有说是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山。南北朝至隋之钵室韦依此山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