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州
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改雕阴郡,唐复置,多次移治,曾改为上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相继据其地。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绥德军。南宋初入于金国,改置绥德州,元、明因之。
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改雕阴郡,唐复置,多次移治,曾改为上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相继据其地。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绥德军。南宋初入于金国,改置绥德州,元、明因之。
一种笨重的犁杖。亦名“大抬犁”,或“大抬杆犁”。因驾牛不用套,在牛颈上驾横杆,用皮绳连接犁辕得名。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除铧子和犁镜购买外,其余木制部件均自造。一般
东魏、北齐大将。又作厍狄回洛。代人。鲜卑库狄氏。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北魏建义元年(528),以预立孝庄帝功,转为别将,赐爵毋极伯。从破葛荣,转都督。荣卒,隶尔朱兆。普泰元年(531),拥众归高欢。从破尔
明代四川酉阳土官。土家族。受明封为酉阳司(治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宣抚使。正德八年(1513),献大木20根,请免子冉维翰袭职时赴京,获准。十二年(1517,《明史》作二十年,误),又献大木20
又名真珠山、七宝山。西夏对宋朝产粮地的别称。地在葭芦(今陕西佳县境)、米脂(今陕西米脂县) 2城,里外有良田万顷,盛产禾粟。西夏曾占据这里,因有此称。
伊儿汗国第十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伊儿汗※旭烈兀后裔,麻合马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五年(1339),被哈剌察儿(亦称洒克哈散)立为汗。辖地伊剌克(今
见“喀尔喀右翼部”(2208页)。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
西域古族名。又作塞人。西方称“萨迦”或“塞克”、“斯基泰”、“西徐亚”。为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一支。从事游牧,长于骑射,崇拜太阳与火。公元前2世纪以前,遍布于中亚药杀水(今阿姆河)以北以及伊犁河流域、
?—950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少从军,渐至龙武小校。后晋初期,知远镇太原,为兴捷军都将,领袭州刺史、检校太保。后汉初,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兼义成军节度使,寻移镇
1880—1956宁夏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名镇林,字以行。宁夏同心人,回族。自幼从父学习“虎夫耶”教派教理,精通阿文、波斯文,兼长汉文。18岁起,改遵伊合瓦尼教派,1902年起,在同心传教,宣绎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