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夫

纳夫

布依语音译,意为“夫役田”或“劳役田”。即替※亭目当夫役以换取田地来耕作。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名称随其服役的不同而定,有伙夫田、挑水田、舂米田、割路田、柴火田、小菜田、渡户田、针线田、筷子田、班夫田、四脚马田、奶妈田、打更田、马草田、火药田、摩公田等等。受田农民在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粮谷,但必须担负与其田名称相应的夫役。担任夫役日数视其田面积多寡而定。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一旦不服役,土官即将此项土地收回。

猜你喜欢

  • 宣慰同知

    官名。职位仅次于宣慰使,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任土官,在宣慰使缺员时,则承担宣慰司的全部事务,起宣慰使作用。元代秩从三品,明代正四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艾提卡尔寺

    喀什清真寺名。一称艾提尕尔寺。明正统七年(1442)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裔建。嘉靖十六年(1537)前后,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扩建,成为能做主麻聚礼大寺。清同治十一年(1872),阿古柏调

  • 童宽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今吉林省珲春县东北通肯山。宪宗(1464—1487年在位)时

  • 大彝震

    ?—857渤海国第十一世王。宣王※大仁秀孙。唐大和四年(830)仁秀死,以嫡孙权知国务。次年,受唐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改年号咸和。即位后,在其祖父“中兴”的基础上,使“海

  • 吐蕃碉门安抚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元朝建政后,陆续占领吐蕃等路地区,任官管理,清查户籍,驻军防守。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

  • 孟父房

    契丹皇族三父房之一。为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伯父※耶律岩木后裔的称呼(所称“孟”者,因大伯父※耶律麻鲁无后)。连同三伯父释鲁后裔(※仲父房)和诸弟后裔(※季父房,以阿保机父排行而论)合称※三父房,或皇

  • 唐括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唐古部。分布于帅水(亦作率水,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通肯河)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金代,在其部设节度使,完颜可喜、完颜斜哥均曾任唐括部族节度使。该部部长与金代皇室“世为姻

  • 胡母里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后期首任执政官。审密氏人。姓萧,为北府宰相萧敌鲁五世祖。痕德堇可汗时,曾出使唐朝,被扣留幽州,后遁归国,任决狱官,是为契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职任,子孙世袭。不日而卒。景宗保宁五年(9

  • 高罗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建于元代,称高罗寨长官司(一作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因土民流散,废。永乐四年(1406),土官田大民招回土民400余户

  • 王马

    ?—1337元至顺至元间黎族人民起义领袖。海南岛琼山县人。因不堪忍受元朝地方官府在黎族地区的苛扰,于至顺二年(1331),在琼山竖旗聚众,号召黎族人民奋起反抗。与同期起事的王官福、王六县、王周等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