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傣语音译,意为“田”,除泛指水田外,又是旧时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单位名称。每“”约相当于四分之一市亩。 ②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区的纳西族自称。 ③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三安曲林、塔克新一带。据传与崩如、巴依、玛雅等部落为同一祖先的后裔。内分捷德、基西、哈利、哈非四个氏族。接受藏族的文化影响较深,多数人会讲藏语,畜牧业比较发达。参见“崩如”(2058页)。 ④门巴族用于脱小麦粒的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梳穗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作而成,长135厘米,宽13厘米,高17厘米,方木中央并排装上呈梳齿状的32个夹穗粒铁梳齿,每一铁齿长17厘米,梳齿两端与方木两端距离各50厘米。操作时,1人或数人手抓麦穗秆又摔又拽于铁梳齿间,以此脱麦粒。此为西藏门隅北部地区脱粒器具,与藏族地区的“那布”略似,又有其特色。

猜你喜欢

  • 达兰泰

    ①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三子。明崇祯九年(1636)随父自额尔齐斯河徙牧青海,隶青海右翼。驻牧额济纳河和乌兰穆伦河之间,为清初青海和硕特八台之一。 ②(?—177

  • 扎哈喇哈卫

    见“以哈阿哈卫”(399页)。

  • 陈大六

    ?—1868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作陈大陆。贵州天柱人。侗族。初,为反抗清朝暴政,与姜映芳共同在家乡组织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与龙海宽率兵东进湖南,攻打瓦寨、青溪等地,截断清军入

  • 哈宁阿

    1589—1648清初将领。满族。富察氏。世居额宜湖。阿尔图山子。初随父取萨齐库城,杀部长喀穆尼堪,招抚300人归清太祖努尔哈赤,隶镶白旗满洲,任佐领。后金天聪二年(1628),从岳讬贝勒伐锦州,略松

  • 弗秃都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六年(1408)二月设置之弗朵秃河卫和正统后所设弗朵脱河卫均作费克图河卫。

  • 土默川

    地名。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期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明嘉靖(1522—1566)初,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部入居丰州滩,发展畜

  • 尧乐巴斯汗

    ?—1670清代新疆叶尔羌汗国第十代汗。一译尤尔巴斯汗、玉勒巴斯汗。蒙古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子。素性桀傲,不服父教。初受命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因笃信伊斯兰教白山派,师承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康熙

  • 仁懿皇后

    见“萧挞里”(1996页)。

  • 黑僰濮

    古族名。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的※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后移耿

  • 蒲人

    古族名。又名蒲蛮。明清文献对布朗、德昂族的称谓。其俗,青红布裹头,项以青小珠贯而系之,多者为贵,无则为贱。下穿花裙,身挂花套长衣,膝下系黑藤数道。妇人绾髻于脑后,以花布围腰为裙。赤脚而行,涉水登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