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笮夷

笮夷

汉代羌人部落之一。以善建“笮桥”而得名。傈僳族先民。《华阳国志·蜀志》定笮县(即今四川盐源、盐边一带)条款:“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巂,蜀曰邛,皆夷种也。”居今四川雅安、西昌及凉山地区。藏族称傈僳族为“笮巴”,傈僳族中也有盐源、盐边为其祖居地的传说,说明汉晋时的“笮夷”与傈僳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樊绰《蛮书》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茫部(茫应为邛。即邛部,今四川一带)台登城(即今四川冕宁县),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种族”。“栗粟”的“粟”音近“笮”,其地望与“笮夷”的分布也大致相符。“栗粟”这一族称的单独出现,表明当时傈僳族已从“笮夷”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单一民族。参见“傈僳族”(2248页)。

猜你喜欢

  • 四胡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 阿思斡鲁朵

    见“太和宫”(273页)。

  • 瓦什峡遗址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西南90公里沙丘中。原系古楼兰国经济中心。遗址保存数十间前后相连的手工业作坊,以及冶炼金属和烧制器皿的土窑。出土有隋唐及宋代钱币、纺织品和工艺品,还有元代汉文文书和玻璃器皿。

  • 回纥九姓部落

    参见“九姓回纥”(36页)。

  • 下坛经

    羌族原始宗教三大经典之一。是有关鬼事的经典,用于赶鬼、送鬼、驱邪、或为凶死者(滑坡、坠岩、落水、抹喉、难产而死)招魂除灾等。巫师作法演唱之先,须唱上坛经序经之一《笛雪儿匹》(意为“还愿”)中的一段,然

  • 昆墟州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约位于今阿富汗迈马纳城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郭锡

    见“火筛”(392页)。

  • 阿的

    元末明初云南师宗州土官。彝族。其祖辈为大理三十七蛮部之一师宗部首领,元末袭父职。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征云南。次年归附。十六年,设置师宗州(治

  • 博索府

    见“婆娑府路”(2128页)。

  • 土默特部总传

    书编名。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