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悉
见“第巴”(2071页)。
见“第巴”(2071页)。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古碑名。清嘉庆四年(1799)六月二十三日立于贵州施秉县南六合乡廖洞中寨路口土地庙两侧,左右各一,亦称六合苗民抗夫碑。右侧碑高1.04米,宽0.69米,厚0.09米。碑额无题刻,碑文分作29行,竖刻,
西域古国名。一译哒、挹阗。初名滑国。原为游牧部族。一般认为是与大月氏混血的匈奴人。或认为是车师别种。东罗马史家则称之为白匈奴。初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东汉永建元年(126)
?—550北周宗室。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弥俄突。周文帝※字文泰子。幼而敏达。年10岁,诵孝经、论语、毛诗。后与明帝宇文毓俱从师卢诞,学礼记、尚书。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封武邑公,邑2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翁吉剌、弘吉列、晃吉剌、雍吉烈、瓮吉里、翁吉剌惕等。《辽史》译作王纪剌,《金史》译作广吉剌、光吉剌。为一较大游牧部落,有许多分支,主要是亦乞列思、豁罗剌思、斡勤忽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1904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养心子,※赵坛养子。光绪十六年(1890),父病卒,暂署理土司事务。二十年(1894),正式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二十一年,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民再度起义反抗清朝统
渤海王国属部首领。唐元和四年(日本大同四年,809),随和部少卿高南容赴日告丧并聘问。翌年(日本弘仁元年)四月,事毕返归,途中于五月独脱身留越前国,被日方安置越中国给食,并派史生羽栗马良与司语生等从其
即“越喜部”(2191页)。
①见“阿尔浑”(1203页)。 ②见“阿鲁浑”(1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