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京

盛京

①地名。清留都。今辽宁沈阳市。本为辽、金沈州之地,因城在沈水(今称浑河)北,元代已有沈阳之称。元沈阳路治、明沈阳中卫城,设此。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城,十年(1625),以其地“形胜”,便于西征明,北征蒙古,南用兵朝鲜,又有山水之利,便于取材治宫室,宜渔猎,遂将后金王城由辽阳东京城迁此。迁前,曾与王公大臣议,诸大臣谏迁,他解释说:“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月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於浑河、苏克苏浒河(今曰苏子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多兽,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欲迁,汝等何不从?”皇太极复对旧城进行改建,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完成,时仍称沈阳。拓大后的城周长9里322号,墙高3丈5尺,厚1丈8尺,女墙7尺5寸;门由4个增至8个,均上设门楼;又建角楼4;城壕加宽至14丈5尺;改十字街为井字街。皇太极为改后金为大清和称帝作准备,于八年,禁用沈阳名,改用是称。顺治元年(1644),清廷迁都北京,袭前代之制,以其为留都(陪都)。十四年,设奉天府于盛京城内,因曰奉天。康熙三年(1664),又置承德县为奉天府首县,故亦称承德。十九年,于城外增筑关墙(缭墙),周32华里余,高7尺5寸。关墙与城墙中间地曰关厢。城于康、乾两朝多次重修。1957年按沈阳市城市建设规划,旧城拆除。今沈阳市东天柱山下有努尔哈赤和其后妃墓,史称福陵,今曰东陵;北郊隆业山有皇太极及其后妃墓,史称昭陵,今曰北陵。 ②清政区名,※“盛京统部”的简称。

猜你喜欢

  • 瓦花

    傈僳语音译,意为“借工”、“请求帮助”。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一种互助协作形式。每当农忙时节或遇婚丧嫁娶等事,需要帮忙的家庭都可向亲友或同村寨的群众请求帮助。一般不付报酬,待前来帮

  • 赛因塔喇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阜康县城东。准噶尔语, “赛因”意为“良”, “塔喇”意谓“田”。以其地膏腴,宜种植,故名。唐时属北庭都护府管辖,明隶瓦剌。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为准噶尔重要农业区域之

  • 拏葛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下均设抹里。拏葛只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 根敦朱巴

    1391—1474又作根敦朱、根敦主,即一世达赖喇嘛,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宗喀巴四虚空弟子之一。藏族。后藏萨迦附近霞堆人,贡布多吉第三子。家贫,自幼随父母牧羊。明永乐三年(1405) 15

  • 奥屯襄

    ?—1215金大将。本名添寿。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奥屯氏。大定十年(1170),袭猛安(千户长)。因通练边事,被丞相完颜襄举荐为崇义军节度副使,后历任乌古里掞详稳、都水少监、石州

  • 阳关

    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西域“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汉置。因在玉门关南,南为阳,故名。为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门户之一,丝绸之路南道的起点。宋代以后,海运渐兴,丝绸之路日衰,阳关随之废圯。遗址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邓贤佐

    唐代白狗羌首领。武德七年(624)率众归附,唐于姜维城置维州(治所在薛城县,今四川理县东北),领金川、定廉以处之。贞观元年(627)叛,罢郡县。三年(629),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举族内属,复维州郡县

  • 李嗣弼

    五代时后唐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长子。晋王李存勖与后梁朱氏对峙时,初授泽州刺史,历昭义、横海节度副使,改海州刺史。天祐十九年(922),涿州为契丹攻破,举家被俘往契丹。

  • 杨增新

    1864—1928民国初年新疆地方军阀。字鼎臣,又字述周。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中进士。历任甘肃中卫(今宁夏中卫县)、渭源等县知县,宁夏府营务兼管带,河州(今甘肃临夏)知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