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青宁地区第二次羌民大起义

甘青宁地区第二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顺帝永和四年(139),汉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既不依羌俗,安羌胡,反屡刻虐、扰发羌民。五年,且冻、傅难种羌起兵,攻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联合湟中羌胡东下,进攻三辅,杀长吏;分兵攻武都,烧陇关(陕西陇县西)。汉派征西将军马贤、骑都尉耿叔将十万人屯汉阳,与羌军战,贤二子战殁。东羌、西羌联合,势力大振。汉又以武威太守赵冲督河西四郡兵从西面进攻羌人,不利。羌兵八九千人入武威,抄其后路。汉安元年(142),以赵冲为护羌校尉,进行招抚,罕种羌5千余户降。建康元年(144),护羌从事马玄为羌掳出塞。汉遣领护羌校尉卫瑶追斩玄。赵充复追羌人于建(武)威鹯阴河,中羌伏兵截击,被杀。次年,汉派梁并招降,羌军因损失惨重,离浦、狐奴等率5万余户降,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木东

    1534—1579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震阳,号文��,又号郁华。纳西族名阿目阿都。※木高长子。隆庆三年(1569),袭父土知府职。万历二年(1574),自备马匹方物

  • 和礼霍孙

    元朝大臣。又译和鲁火孙、和鲁霍孙、火鲁火孙、火礼霍孙。蒙古人。世祖至元五年(1268),任翰林待制兼起居注。九年,谏言选汉官子弟入蒙古字国子学,习蒙古字。十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降

  • 嘎山达

    满语音译,又作噶山大,汉译为乡长或屯长。清代东北农猎地区基层行政单位的首领。“嘎山”,村、屯之谓,各设其长以治。《吉林外记》:康熙(1662—1722)初,新满洲率属来归者,“遂编其嘎山达为※世管佐领

  • 兀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汉籍又译作“五路”。清文献译作“兀鲁特”、“吴鲁忒”、“鄂罗郭特”等。源于蒙元时期的※“兀鲁兀惕”(又作“兀鲁吾”、“吾鲁兀”等),为元代“五投下”之一。游牧于大兴安岭以东,明初为好

  • 失怜千户所

    元置。失怜,清作锡林。因设于锡林河流域得名。治所在前苏联沿海州苏昌河西。居民多为女真人。初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明代为野人女真分布区。

  • 奇三

    亦作齐三。达斡尔人。※布特哈八旗衙门副总管。以黑龙江将军舒亮、副都统安庆屡克扣布特哈官兵俸饷钱粮,以贱价逼买欲上贡的貂皮,每逢五月楚勒罕(集市)大会之时逼勒供亿羊酒诸物,加之当事者贪求无厌,布特哈兵民

  • 东山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的党项羌部,因其居陇山(今六盘山)以东,故

  • 哈三阿訇

    见“马文义”(163页)。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

  • 丹津额尔德尼

    ?—171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弼齐噶岱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从兄※善巴附清,驻牧哈噜纳山。诏发杀虎口仓粟赈所属贫户。三十年(1691),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