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珠尔

甘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意为“佛语”或“佛的教训”;“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佛语部”或“佛教诫部”,直译为“一切佛经的译文”,又称“正藏”,通称“经部”。内容主要为佛释迦牟尼生前所留存的,死后弟子多次汇集整理的语录译文,即佛经。包括显、密及戒律等7类,以纳塘新版即颇罗鼐时所刻印者为例,总计100函,800种。其中戒律13函,24种;般若类21函,49种;经济类30函,273种;涅槃类2函,2种;密乘类21函,427种;目录1函,1种。各种版本之《甘珠尔》经部数目不尽相同,永乐版为180函,康熙版为160函。具体种类中的所含佛经数量也略有差异,如德格版有1108种。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与汉文大藏经同类相比,前者经部总数多于后者,尤其密乘部更远远超过汉译本大藏经。在显乘诸经部,除华严、宝积及涅槃三部数量相等外,戒律、般若及经集类三种总数均以藏文《甘珠尔》经为多。汉文大藏经较重视显乘,但在所收7类经文大类方面却系一致。因甘珠尔是佛语部,大凡刻印单藏者,均存《甘珠尔》经部。参见“藏文大藏经”(2573页)。

猜你喜欢

  • 唐仁祖

    1249—1301元朝大臣。字寿卿。畏兀儿人。札鲁忽赤(断事官)唐古直之孙,达鲁花赤(镇守官)唐骥子。早年丧父,由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精音律。中统(1260—1264)初,质于元廷,廷习学蒙古字

  •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唐玄奘译,共60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题款记西夏仁宗御校。写本,梵夹装。各卷字体不一。现北京图书馆藏21卷:18、21、22、26、27、34、71、93至97、103、104、1

  • 宇文㢸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 色固鼐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乙旃眷

    见“叔孙建”(1380页)。

  • 期期

    见“希期濮”(1101页)。

  • 辽西郡王

    辽封爵。重熙十四年(1045),以侍中萧虚烈为南院统军使,封此爵;十七年,惕隐耶律旅坟受封。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良咸雍初受封。咸雍六年(1070),惕隐耶律白追封。太康二年(1076),西北路招讨使萧

  • 腊羊肉

    蒙古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后为蒙古族继承。《蒙古秘史》载,早在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时即在蒙古族中普遍存在。每年秋冬之交,牲畜膘肥肉厚之时,为蒙古族宰羊储肉的季节,部分羊肉放入羊肚内保

  • 逻娑

    唐吐蕃王朝古都。又称逻些。即今拉萨。位于今西藏中部,拉萨河中游。吐蕃雅隆部落强大后,其首领囊日松赞率部北伐,败原占据逻娑川(拉萨平原)之苏毗部,遂以逻娑为政治中心。至松赞干布时正式以此为都邑。先后建大

  • 业希丹毕呢玛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